基于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初探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客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2-15 17:18
摘要: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生活还是教育,都已进入人工智能阶段。为顺应时代发展,出现了一种创客教育的教学模式,将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本文对融合创客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当今的时代是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而创客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应当将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融合到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一、创客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创客指的是创造者将心里的创意转变为现实,这一名词可以用英文单词“maker”来表示。将创客教育融入到初中的信息教育当中,就是将学习目标与实际的情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创客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创客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情境结合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二、基于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创客教育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构建有三种,结构论,方法论和程序论。程序论指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守的固定的教学模式;结构论指是在教育思想和指导方向的领导下的教学模式;方法论是指是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要综合三种构建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结合创客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课的重点,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
情境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一个很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图片的获取”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感兴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师所创的教学情境中,兴趣会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确保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合创客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强化创意
创客思维首先要有一个可实施的创意,其次让创意变为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人分布不同的任务,然后一起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让每个人大胆的把想法说出来,大家的讨论后,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创意,因此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结合创客思维方式,实现学生创意完成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把创意变成实践。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这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去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实践,深刻体会到设计与实践中的不同,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这也是创造和发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创客思维教学模式。比如在电子小报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过去的创作进行研究和收集整理,确定小报主题,利用中国移动“和教育”教育平台线上资源进行素材的查找收集、研讨解惑,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同合作。在作品完成后,不难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结合创客思维方式,注重教育评价过程
学生通过完成作品,内心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当学生处于这种心态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分享作品,充分提高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创新思想,从学生视角出发,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以往教学模式带来的局限性,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技术能力,通过教师引导,提升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创客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
创客教育模式可以很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让教师充分了解教学与学生接收知识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内容。以“3D 设计打印—香台造型设计”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翻转教学,结合创客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
课前阶段,以特定的任务——香台造型设计为驱动模式,学生进行资料收集,进行切入点的分析,同时记录有关的问题,形成设计方案和数字化模型,利用中国移动“和教育”教育平台等线上资源预习3D 打印的相关内容,通过名师在线答疑解惑,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课中阶段,采取分组设计模式,以动手实验的方式为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相应的选题进行创意性讨论,同时完成3D 模型的设计,对3D 数字化模型进行3D 打印软件参数设置,然后输入到3D 打印机设备中进行打印,接着进行输出模型的后期修改和完善工作,然后学生进行经验方法交流,进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阶段,教师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课堂评价,鼓励学生在做中学,以实物的方式呈现课程结果,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表现。最后从学生的学习成效、课程的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既注重结果,又重视过程,从而体现评价方式的灵活性。
综上,创客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并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教师从学生本身出发,实现创客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充分结合,来体现出创客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加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春平.借助创客教育模式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 内江科技,2018,39(11):157-158.
[2]李玲,张腾.创客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20(02):35-40.
[3]卢锋,程永山,彭绪富,李志.创客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2):12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