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和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 信息技术在数学授课中的科学运用,是推动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的重要基础,对保证数学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实际,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缺陷,探讨科学的数学授课策略,合理运用信息设备和技术,推动授课模式的科学转型,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条件。
1 引言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动力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发展理念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高效的运用,对提升教育效果提供有效支持。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在实际信息技术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思路,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价值的高效实现。
2 小学数学教学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状
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对增强数学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条件,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的不断增大,信息资源配置逐渐完善,为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信息化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教学思路缺乏创新,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实际的课堂情况存在脱节,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二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形式较为固定,在实际的授课环节,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电子课件,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简单的改进,对信息技术作用无法做到深层次的挖掘,运用方式缺乏创新,不能根据实际的授课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1]
3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缺陷
3.1 优势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授课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将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同时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激发,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制定针对性的授课策略,实现课堂授课与课后指导的高效整合,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统一的授课模式,有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2]
3.2 缺陷
在实际的授课活动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缺乏有效的规划,无法与实际的课堂环境形成有效的结合,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容易影响学生专注度,侵占授课内容的主体位置。特别是小学生处在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知识积累和素质能力存在不足,自主意识较为薄弱,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无法对教学节奏形成有效的把握,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做到及时的发现解决,不能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科学的引导。[3]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策略
4.1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提升主动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全面细致的学情分析,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情况形成全面掌握。要研究经典的信息化教学案例,转变现有的教学思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授课活动进行优化,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4.2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利用利用微课资源构建翻转课堂,结合实际的授课内容合理选择和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为满足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场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数学相关内容进行直观的呈现,增强授课活动的吸引力。在导入环节要融入生活化元素,实现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激发参与积极性。例如在人民币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知识内容进行直观的呈现,并通过播放超市购物等生活中场景的景象,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内容形成准确的理解,提升课堂导入效果。
4.3 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授课模式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丰富授课模式提供有效基础,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设备和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开展中利用电子白板等教育信息化设备,设计交互性较强的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等设备,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转换进行直观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对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形成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4.4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后指导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提升课后指导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利用网络途径搭建高效的互动交流平台,与学生和价值形成实时的互动,使学生将其在课堂授课和自主完成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表达,对其提供实时的指导,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提升授课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的作业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学生通过网络对作业进行提交,教师对作业的实时批改,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5 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运用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结合数学课程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加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文双. 试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J]. 中文信息, 2019(7):118-118.
[2] 吕润. 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J]. 科教文汇, 2020(5):2-2.
[3] 欧阳萍萍.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10):1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