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初探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0-13 16:06

  包璐璐

  浙江省永嘉县瓯北第六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实践教学阶段,教师转变教学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情境是有效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师生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性提升,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所以语文教师要合理创建教学情境,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人文元素较强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接触的一些知识相对较多,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实际接受程度,教师应该要选择更为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而通过打造不同的情境,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获得舒适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实际学习体会。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教师需要进行细致地构思,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实际优势,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创设的情境缺乏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其核心灵魂是“创新”,如果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创新,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失去活力,只能流于表面形式,无法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无法彰显创设情境教学法的魅力。但就目前而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时,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而且选用的题材也较为老套,缺乏创新,因此导致这些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创设的情境不恰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但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有时候没有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有时候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有时候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教学情境,导致创设的教学情境不恰当,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无法发挥出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二、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初探

  (一)创设合作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着重要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传统的教师单向教授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显,课堂氛围略显枯燥,整体的教学效率相对低下。因此我们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继续深入改革,将情境教学法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的课堂学习,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以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时间顺序描述了春节前后以及春节期间北京人民的习俗、庆祝和准备活动,比较丰富地展示了北京过春节的氛围与场景。然而如果学生过春节的习俗与课文所述有所差异,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文难以产生认同,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作情境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给予每个小组时间讨论自己在过春节时所经历的习俗和新鲜事物。然后,教师让每个小组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春节故事,营造课堂中的“春节”氛围,并与课文中的春节相比较,讨论是否有所不同,从而引出课文主题。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建议学生在今后的春节中可以尝试进行课文所述的习俗与活动,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真正提高语文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声音情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优先于理性认识。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让感性认识与课堂内容直接交互,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将更加深入。而感性认识来源于学生的感官对所学内容的感受与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读”和“听”是两种重要的教学互动方式,而“读”和“听”则离不开对声音的感受。因此,教师利用可以多媒体或者课堂活动引入声音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声临其境”,进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诵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地获取和接受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体会与感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诵读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增加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以《江南春》的教学为例,《江南春》描绘了明媚的江南风光。首先,教师可以“现身说法”,示范朗读这首诗词,并向学生讲述诗词所描绘的亮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诵读此首诗词,并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美妙之处。

  (三)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也要结合实践,不能停留于理论和知识,从而成为空中楼阁。语文学科最初起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使学生领会到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的课堂所学在生活中真正有“用武之地”。因此,教师要尝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与学生共同完成精彩的语文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辩论比赛”“古诗词朗读比赛”等,这些真实的活动情境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三、结语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是一个带领学生创设、感知、理解、深化的完整过程。情景教学能够使得学生亲眼所见、感受情感,更容易走进文字的世界。情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多感官上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启发,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情景教学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帮助情景创设,可以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联系文本和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联想能力,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设情景。

  参考文献:

  [1]伍早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9):58.

  [2]周洁.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J].语文新读写,2021(11):0052-0052.

  [3]蒋之琳.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少年,2021,000(003):P.1-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