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工业:绿色低碳产业支撑有力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绿色,低碳,产业
  • 发布时间:2024-06-03 19:59

  文、图/本刊记者贾翔

  这个春天,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四川工业恢复回升的势头持续。2023 年1—2 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回升的态势。

  绿色低碳“正当红”

  “这一大片全部都是四川时代的员工宿舍……这里是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时代吉利……”来到宜宾两江新区,如果站上时代公园的观景台,映入眼帘的将是一家家企业、一栋栋厂房组成的壮观新能源产业集群。作为宁德时代落子四川的嫡系,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时代) 近年来迎来快速发展期,并带动宜宾乃至四川的新能源产业链逐渐成势。

  2022 年, 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 (吉瓦时), 占全国的15.47%,实现产值889 亿元。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疫情下“防疫泡泡”模式对企业生产的保护。据四川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时期,企业人员从员工住所到工厂车间都处于闭环流动,生产生活物资都在一个“泡泡”中循环,做到了生产不受疫情影响。不只四川时代,其他许多四川企业,在疫情期间也都保持了满产水平,订单交付得到保障,产业链稳定也得到了巩固。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更是给工业发展的关键交通掣肘“松了绑”。四川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 有着“防疫泡泡”模式的保护,疫情对生产的影响不大,但产品向外运输却还是受制。“部分原料要从外面来,许多下游客户也在外面,交通上的阻隔造成一些时间进度上的滞后。”而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现在交通上的阻碍早已全面打破,企业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全力生产。

  政策上的利好也让以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这条赛道越发火热。2021 年12 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一地三区”的发展定位,即加快把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这样高瞻远瞩的宏观布局,对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2022 年8 月,四川又出台了《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了对于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和存储产业等五个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一批支持政策,从财政补贴等方面拿出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极大鼓舞了四川时代这样的动力电池企业。

  今年1—2 月的数据也已经印证了发展成绩。从行业来看,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长19.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2.5 个百分点。其中, 晶硅光伏产业增长76.0%, 动力电池产业增长29.5%,钒钛产业增长28.1%。从企业来看,锂电类的四川时代、巴莫科技、天齐锂业、致远锂业、天宜锂业;晶硅光伏类的永祥新能源、晶科能源、通威太阳能、通合新能源;水电类的川云金沙、白鹤滩、雅砻江等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增长85.7%、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增长55.4%、多晶硅增长147.2%、单晶硅增长84.5%、风力发电机组增长34.2%、太阳能电池增长20.2%、太阳能玻璃增长19.0%。

  抢抓订单有保障

  随着消费的回暖,许多行业都迎来一波市场需求的快速回升,企业开始加班加点抢订单赶生产进度。

  在阆中,不同行业的企业,现在都有着相同的忙碌。春节后的阆中保宁醋公司生产车间,一瓶瓶醋在流水线上流转,工作人员佩戴口罩、手套,有条不紊进行规范操作,忙着赶订单。为抢抓时机,正月初七公司就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持续订单量饱和,1 月已经实现销售额3000 多万元,同比增长30% 左右。保宁醋公司目前正满负荷生产,预计2023 年实现销售额4.2 亿元,产量近9 万吨。

  在四川张飞牛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工人们将一箱箱产品整齐码放在卡车货箱内。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保质保量赶订单,公司正月初三就复工,全力满足春节市场需求。“我们对商家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终端销售量与去年相比实现了翻倍。公司出货这一块,比去年春节增长了20%。”

  在工业重镇德阳,四川东树新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设备24 小时连轴生产,叉车穿插在生产线之间,转运刚下线的复合新材料和环氧树脂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正在发往全国各地。环氧树脂是一种高端的改性树脂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性能好等特点,已经在国内最大风电叶片上进行了批量化应用。仅一季度,四川东树新材料签约生效订单已达8.8 亿元, 同比增长24.46%,产品涉及风能、太阳能、高纯金属等多个领域,累计向国内50 余家企业供货。预计今年,东树新材料营业收入将较去年增长40%,达20 亿元以上。

  繁忙的生产场景背后, 有着助企纾困政策的保驾护航。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忙碌的工人穿梭其中, 角落里整整齐齐地堆着即将出库的成品, 来来往往的车辆载着满满的货物…… 广安陵水县的四川春色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 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车间还是冷冷清清难以为继的场景。作为一家从事铜制、铝制链条、钢铁制非铰接链、金属链零件等制造的小微企业, 公司一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陷入资金链紧张、生产经营困难的绝境。疫情打乱了公司的发展步调, 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迟到,疫情还未结束, 公司便收到了52万余元的退税款, 这笔款项可支撑公司两个月的日常开支, 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堪称一场“ 及时雨”。疫情过后,公司马上恢复了运转, 不仅迅速将积压的货物迅速发出, 并新与三家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

  这是当前四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企纾困工作持续显效的一个生动缩影。2023 年1—2 月,全省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扭转了上年连续多月的下降态势。发展环境的变好也体现在了新建企业上,1—2 月全省新建规上工业企业496 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8 户,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8.3%。

  下一步,四川将继续扩充增量、优化结构,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