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破产的启示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硅谷,银行,启示
  • 发布时间:2024-06-03 20:11

  文/本刊专栏作者刘定

  美国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 年,为全美第16 大银行,以专注服务于科技初创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而闻名于世。截至2022 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约2090 亿美元,总存款约1754 亿美元。硅谷银行服务科技企业近40 年,从传出爆雷消息、引发挤兑,到宣布破产,却仅仅不到48小时。这是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银行业最大的破产案,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银行破产案。

  2023 年3 月8 日,硅谷银行公告称,因出售210 亿美元的证券投资组合导致了18 亿美元亏损,拟实施22.5 亿美元的股权融资以弥补该项亏损。由于硅谷银行93% 的存款不在联邦保险范围内,其公司客户具有很强的挤兑动机,这则公告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存款挤兑。3 月11日,美国监管当局以“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为由,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 为破产管理人。3 月12日晚,FDIC 发布公告,硅谷银行所有储户从3 月13 日起将可提取100% 存款。

  硅谷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没有管理好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隐含的利率风险。2020 年以来,硅谷银行的存款大幅增长,从不足800 亿美元上升到最高时超过1900 亿美元,但是其贷款规模却不到700 亿美元。为缓解存贷规模不匹配给银行利润造成的压力,硅谷银行购买了大量长期美国国债和住房抵押债券,没有预留充足的现金满足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同时也没有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操作。随着2021 年美联储多次加息以应对通货膨胀,利率飙升,导致债券价格暴跌。同时,美联储急剧加息导致全球科技初创企业遭遇融资“寒冬”,股价也一直跌,但研发还得继续,使得很多初创企业只能持续消耗它们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存款的不断流失和现金持有不足,迫使硅谷银行不得不出售长期债券来筹措流动性,导致近160 亿美元的账面亏损转化为实际损失,最终走向破产。

  忽视了对中小银行的监管,是此次危机最沉重的教训。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制定了旨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多德-弗兰克法案》。然而,特朗普政府再度放松金融监管,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规模门槛从500 亿美元上调至2500 亿美元,使得硅谷银行等中小银行几乎成了监管盲区。

  因此,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给中国传递了一个重要启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令人鼓舞的是,中国金融监管不回避问题,改革一直在路上。

  2023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被置于重要位置。在纵向理顺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在横向优化“一行两会”监管职责划分方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则聚焦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撤销大区分行、恢复省级分行,取消县级支行。

  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意在厘清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以及包括金融消费者保护在内的行为监管的关系,有利于建立职能清晰、分工合作、兼顾安全和效率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相信这次金融监管重大变革,将进一步筑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安全底线,以及压实各方责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