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防治,手术,儿童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3 16:05
文/ 邓 睿 川北医学院
了解儿童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手术
儿童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疾病,主要症状有腹部肿块、黄疸、右上腹疼痛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胆管炎、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在儿童胆总管囊肿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手术时,医生会先在患儿腹部做几个小切口,然后插入手术器械和腹腔镜,在高清摄像头的辅助下切除胆总管囊肿和胆道重建。腹腔镜手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美观度高等优势。
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1. 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止血不彻底等,导致患儿术后可能出现腹腔内出血,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腹胀、腹痛等。
术前,检测患儿的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纠正;术中,为防止血管受损,医生应谨慎操作,同时选用适合的结扎材料和缝合方法对血管进行止血,并仔细检查,确保无活动性出血;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腹部情况和生命体征,若出现血压下降、腹痛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检查。
2. 胆漏
术后,可能由于胆管损伤、胆管缝合不严密等原因,出现胆汁从手术部位渗出的情况,患儿表现为黄疸、发热、腹痛等。
术前,仔细评估患儿的胆管情况,若存在炎症等问题要先进行治疗;术中,为保证缝合质量,可采用连续缝合或间断缝合的方法,若患儿胆管较细,可采用显微缝合技术,并用注入生理盐水等方法检查胆管有无渗漏;术后,密切观察患儿腹腔引流情况,包括引流量、性质和颜色,若发现引流液中含有胆汁,应考虑胆漏的可能。
3. 感染
术后,可能会出现腹腔内感染、手术切口感染等情况,患儿表现为发热、切口疼痛、渗出、红肿等。
术前,全面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若存在感染情况应先进行治疗,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以降低感染风险;术后,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和切口情况,若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等异常,及时处理,轻度感染可采用局部换药、使用抗生素等方法,若感染严重,需再次手术引流脓液。
4. 肠粘连
手术对肠道的刺激、腹腔内炎症等原因易引发肠粘连,患儿表现为停止排便排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减少肠道内粪便和细菌的污染;术中,操作轻柔,尽量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可在手术结束前向腹腔内注入防粘连的药物,如几丁糖、赛必妥等;术后,为促进肠道蠕动,可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并逐渐恢复饮食,但避免暴饮暴食。
5. 胆管狭窄
胆管狭窄的原因包括胆管缺血、胆管吻合口狭窄等,患儿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等。术前,应评估患儿胆管情况,若有狭窄先进行治疗;术中,胆管吻合要精细,保证吻合口无张力、血运良好;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肝功能、黄疸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进行检查。轻度胆管狭窄可通过内镜下胆管扩张术治疗,严重胆管狭窄要再次手术重建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