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京’彩文化·青春绽放”高校微短剧《青春不散场》行动计划项目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迅速行动,积极筹备。
“我想用‘机缘’一词来形容这部戏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缘分。”校团委书记黄勇说。此次拍摄恰逢学校筹备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庆日为10月24日),与短剧中以校史馆为核心的故事线索不谋而合。黄勇高度重视这次机会,更为北二外学子能参与拍摄感到自豪。
接到任务后,黄勇即刻带领相关老师,投入到拍摄的全方位保障工作当中。从精心挑选校园内的拍摄场地,到严格筛选学生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此次拍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确定学生演员后,黄勇与主演郑嘉、杨帅等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思想层面给予他们悉心引导。他发现,同学们参演热情极为高涨,一方面是对微短剧人物情感有着独特的感悟,另一方面则是饱含着对学校校史的深厚情感与坚定信念。
“过程虽艰辛,但收获十分显著!”黄勇倍觉感慨。由于许多同学是首次参演,对表演较为陌生,拍摄过程并不容易。然而,同学们个个全力以赴,毫无怨言,最终高质量完成了拍摄。当和大家围坐在一起重温这部微短剧时,黄勇在感动之余,更看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展的缩影。他认为,这次北二外同学参演短剧如同一场生动的“使命”教育课,这堂课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同学们通过饰演角色、深入了解校史,进而深化了对角色、自身与国家关系的理解,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使命也应有具体的内涵。”拍摄间隙,黄勇与同学们深入探讨“成长”这一话题。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延伸到国家的发展进程,历史使命感在一个个角色中得以具象化,化作深刻的红色印记。
责任编辑:陈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