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汝扬与中国科大少年班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中国,教育,事业
  • 发布时间:2025-04-12 21:35

  武汝扬,山西祁县人,著名教育家、物理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曾在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大担任要职,并亲手创办了赫赫有名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对我国教育事业、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结缘中国科大

  1956年,中国科学院筹备成立自动化研究所,钱伟长兼任筹备委员会主任,武汝扬任副主任。12月,自动化研究所正式成立,武汝扬任代所长。1958年,中国科大在北京诞生,武汝扬出任“建校十三系”之一的自动化系首任系主任。1962年4月13日,经中央批准,武汝扬被任命为中国科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在武汝扬担任副校长期间,著名科学家、时任中国科大近代力学系系主任的钱学森于1962年10月30日致信武汝扬,针对学校“关于调整专业与系的意见和草案”中拟取消爆炸力学专业提出看法,建议学校根据力学所实际情况保留近代力学系的爆炸力学专业。这一意见得到了武汝扬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保留了此专业。

  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听取时任中共中国科学院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胡耀邦、副组长李昌和王光伟关于《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的报告时,指示:“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学生入学,不要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有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在邓小平指示前后,9月11日、9月26日、10月5日,中国科学院先后三次召开中国科大发展问题座谈会,要求中国科大尽快拟定《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代拟稿》。

  武汝扬回校之后立即组织起草小组,于10月23日完成了代拟稿,以中国科学院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办好中国科大的七点请示,其中第六点就是“关于试办理科中学”问题:“为适应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参照体育界、文艺界培养人才的经验,我院拟责成中国科大试办一所理科中学,使学生从中学起按照科学研究工作的要求,进行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理科中学的学生可从全国范围选拔招收,毕业后经选择直接送入中国科大学习。”

  首创少年班

  1977年,武汝扬出任中国科大党委书记、副校长。同年10月20日,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向他推荐13岁的高二学生宁铂,类似的学生还有几位,中国科学院对他们进行了考察。年底,武汝扬决定办预科班,给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吃点偏饭”。很快,经过中国科大的一系列努力,次年3月8日,预科班性质的第一期少年班正式开班。中国科大在全国首创少年班,招收智力超常的少年进行科研训练。多年来,少年班取得了杰出的育人成果,为我国科研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其中凝聚了武汝扬的长期不懈努力。

  1988年,在中国科大成立30周年、少年班成立10周年之际,武汝扬撰文回忆:

  “中国科大少年班是1978年3月创办的。经过10年的探索,为智力超常少年脱颖而出闯出了一条崭新路子,一批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正在茁壮成长。当年,由全国最优秀的21名才智出众的中、小学生组成首届少年班时,曾引起海内外的广泛瞩目、众说纷纭:赞同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

  10年来,共招收11期407名学生,其中女生占10%,少年班平均年龄15岁,最小的11岁。入学前最高学历为高中二年级,最低为小学五年级,但他们都以超过全国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进入少年班。

  几年来,少年班有11位同学获‘郭沫若奖学金’,占中国科大全部获奖人数的10%;已毕业的六期190名学生中,有143人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占毕业人数的75.6%,其中有100人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在学习期间就进入科研领域并作出了贡献。在中美联合举办的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项目中,中国科大少年班学生考取了54名。今年7月毕业的第七期少年班40名学生,已有十几名提前考取了赴美国研究生,近10名被免试推荐为国内著名科学家的研究生。

  历史证明:中国科大少年班出了超群人才不是少数几个,而是成批涌现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少年班这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少见的,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这是中国科大的骄傲。这是中国科大首创的少年班的骄傲。’”

  责任编辑:丁莉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