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书吧的故事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资,书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1-31 14:44
历时两个月的装修,小资书吧终于以崭新的面貌成立了,我站在书吧中间,有一种很莫名,很冲动的感觉,人有时候总是这样,梦想了很久,等待了很久,当梦想终于实现的时候同样也会感动很久。
书吧的梦想从何而起,追溯起来真的可以用“LongLongago”来形容,那是一个跟老人一起长大的故事。直到现在,我依然会清晰地想起老人慈祥的脸和粗糙的手,他不是多有文化的老人,他的书店开在从学校到家的那条路上,要经过一个小弄堂,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门面,店里很少有新书,都是一些旧版的书,但是整整齐齐地一排一排堆着,书架下面放着一个矮矮的板凳和方桌,一个当时已经算很古老的台灯,父母晚归的时候,我在街上游荡,老人示意我可以在他的书店坐坐,写写功课,我便这样,轻易成为了这个书店的长客,我在这里看整套的世界名著,我在这里读完了萨特、弗洛伊德,我在这里看完了四大名著,我就这样从小学四年级便把书店当成了另一个家,中间虽然搬过一次家,但我仍然每天放学就去书店。小板凳和桌子也随着我的长大而一次次地被垫高,直到高中毕业,我几乎在书店里,把我买不起的书都读完了,这些书陪我成长着,但它仍然原封不动地躺在书架上。
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第一时间跑到书店告诉老人我考上了,老人笑了,我说等我有钱了,我想把我曾经在这里看完的书都买回去。老人用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说真是个傻姑娘。两年后,我兑现了我的承诺,用做家教的钱全部买了书。老人细心地帮我包杂。毕业后我离开了绍兴,工作的忙碌让我几乎没时间回家,即使回家也很少想起来去书店。直到有一年回家,听说要拆迁,我跑去熟悉的小弄堂书店,然而老人走了,听说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孩子把房子卖了,而那些书是按斤出售的,我很难过,这个陪我一起长大的老人,他直到离开的时候都不知道我叫啥名字,只叫我“丫头”。而我也不知道他是谁。
一个陪我长大的书店,一个陪我长大的老人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想和情结,这之后的那么多岁月里,我读过的书都没有在老人的书店里读得这么多,这么坦然。我想拥有一个老人这样的书店,在这里可以静下来读书,我希望自己在延续老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家龙应台说:“没有逗留,哪来文化!”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引人逗留的地方,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缺失得越来越多,自从开始做杂志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在这个充满着忙碌和商业氛围的地方,如何才能够找到一隅自己真正想要逗留和满足的地方,这里是文化及思想交流的小小空间,这里是偏居一隅的精神驿站,不增不减、不紧不慢。
有人说小资生活一定是高雅的生活,丰富的内涵,懂得欣赏艺术,有情调,有文化底蕴,于是很契合地有了小资书吧,小资书吧一定是一个最小资的去处,这里有书,有老友,有时尚,有文化,有个性,找到自己的好音乐,好咖啡,好书,享受忙碌之余的慵懒。
无论你在哪里,我们在原地等你……
总策划、总编辑:金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