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在旋律里流淌——专访内地著名音乐人李泉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李泉,音乐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1-31 14:49
采访手记:
阔别音乐7年的李泉,带着新专辑,带着巡回演唱会,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一如七年前的他,依然带着忧伤,依然观察细微,心跳着音乐的脉博,然而时光的脚步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成熟的痕迹,那份淡淡的文艺忧伤延续至今,就连声音都沾染上了沧桑。有故事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文学如此,音乐亦如此。揣摩他的人,倒不如戴上耳机,到音乐里去摸透他的心性。
音乐歌唱灵魂
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似乎都是孤独的。孤独并非是件坏事,灵魂与艺术作伴、对话,相互理解,排除了喧嚣,内心纯粹而充实。这个现实世界,还有几个人能不妥协,不为钱而奔忙?真正的孤独,伪艺术家们无法享受。在唱片业日渐没落的情势下,能够一直坚守阵地的人,是勇者,或者,音乐是其最爱。李泉,算不算一个勇者,我不敢下定论,但能肯定一点,音乐绝对是他的最爱。当他静静坐在那儿时,就像一株被遗忘在阳光角落里的植物,兀自成长、成熟。
台湾音乐人有种说法:北亚东,南李泉。李泉在上海音乐圈的地位从这个说法里可见一斑。他的很多歌,早已和高品质的音乐划上等号,称之为“艺术品”也并不为过。从小离开父母,成长于一个大家庭,这样的生活背景让人没有任性的空间,苦学钢琴的过程中,李泉慢慢学会和音乐做朋友,写歌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也是自我情感的宣泄口。注入了个人情感的作品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旋律里都是李泉的内心独白,那么,歌曲里流淌着的淡淡忧伤也就不难理解了。
音乐在李泉心里,一直有着一种理想化的憧憬。他的音乐是做给那些有音乐思想、有个性、有阅历的人听的。他骨子里活跃着一种独特的理智,对哲学、历史地理以及罗马、希腊文化情有独钟,喜欢从历史里去体会艺术带给他的冲击感。在他的理解里,做创作的人一定要有历史大情怀,才能面对自己的作品,否则都是应景。
《天才与尘埃》,李泉的最新专辑,也是他巡回演唱会的主题。专辑封面一改从前桀骜不驯的模样,收起了浓重的背景色彩,出人意料的干净,一尊纯白光头石膏像倒地,周围散落了些碎片。石膏像长着李泉的脸,裂纹攀爬在这张写满执念的脸上,看起来像是一件残破的艺术品,又有点裂变新生的味道在里面。按照李泉特立独行的性格,做出这样的封面不足为奇,他把自己心态的转变藏于封图中,石膏像在昭告众人:李泉已经从以前“好像是一个歌手”的状态彻底蜕变成“真的是一个想做自己思想的歌手”的现状。
这个彻底的蜕变,耗时七年。七年里,脱离了歌手的职业,暂停了音乐事业,他想通过写歌以外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建了自己的音乐学校,也和朋友开了唱片公司。不知道这七年的经历是否帮助李泉到达了理想国度,不管怎样,七年后的今天,李泉带着他的全新专辑重新回归到了音乐的怀抱。关于这个“七年”,李泉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然而想要窥探一二好像也不是难事,或许用《天才与尘埃》里的一句歌词来概括就已足够。
我终于明白
我不是天才
也不是
尘埃
我没有权利去任性
小资CHIC!: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音乐才子李泉做客我们小资有约。李泉在上海的演唱会《天才与尘埃》前段时间顺利落下帷幕,为什么会给演唱起这样一个名字?
李泉:因为我有写过一首歌,名字就叫《天才与尘埃》。这次是巡回演唱会,第一站在台北,上海是我的第二站,接下来要去北京。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元素,到底哪个名字能够概括所有这些城市呢?“天才与尘埃”是我近些年来对身边的人事、感情的感悟,最后我觉得还是用自己的感悟作为整个演唱会的主题会好一些。
小资CHIC!:你是不是觉得人都会有一种沉进尘埃里的自卑心理?
李泉: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我是天平座的,经常在天平的两端犹豫摇摆,会自我膨胀,也有特别自卑的时候。我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变得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犹豫摇摆。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大的,也没有最小的,只有存在自己内心的东西。
小资CHIC!:你曾说自己在不懂爱情的时候写了很多情歌,那么现在的你是在改变吗?
李泉:以前真的是不懂。我并没有把写歌当成我的工作,我从小以为自己是个弹钢琴的,因为一直学习古典音乐。后来为什么会写歌,则是因为一次非常偶然的机遇。学古典音乐很苦,我偶尔也会偷懒,把一些唱片里好听的歌弹下来,这是当时最大的乐趣,弹多了以后开始自己写一些东西,中学二年级时写了第一首歌。所以此后我一直把写歌当成自己感情的宣泄出口,而不是工作。
小资CHIC!:你写歌通常都是在自己情绪变化的时候,你说音乐人其实都很任性,你也是个任性的人吗?
李泉:我反而不那么任性,可能和我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不一样有关。我成长在一个大家庭,没有和父母在一起。虽然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从小就知道,我没有权利去任性,我要去博得所有人对我的好感,要去做所有懂事的事情。
小资CHIC!:我知道你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有人能懂你。你期望这个人是谁?
李泉:分很多阶段吧,小时候我说这话是希望所有人能懂我,等到年纪大一些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这种想法很幼稚,真正能理解你的人并不那么多,有共同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才有走到一起的可能。所以我逐渐打消自己这种想法,想让所有人都理解你的音乐、你的人、你的性格,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小资CHIC!:因为你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会有强烈的孤独感?
李泉:通常都会有孤独感,说得好听点,就是比较有独立性,不太依赖别人。但有时候是在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是说独处时才有,有时反而是在热闹人群中产生。
小资CHIC!: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最有创作灵感?
李泉:一下子触发出灵感写出完整的东西,我可能没有那样的才能,我一定是日积月累型的。突然恋爱或是失恋,反而不会有冲动写东西,因为这时候去享受或是承受后果都已经来不及。相反,等这件事略微过去,沉淀了一段时间后,才会想把它写下来。当下写的东西可能会有某种偏差,在它沉淀之后再写会更真实。
小资CHIC!:李泉从古典音乐转到流行音乐,做了很多年的幕后制作人,什么时候想到让自己走到台前去做歌手?
李泉:初二开始,我发现自己喜欢写歌、唱歌,把它当成情感的出口。但是阴差阳错的,念大学时,我就开始收到歌手的写歌邀约。第一个邀我写歌的是林忆莲,那时我上大二,有这样的机会我非常珍惜。不久后我进入到唱片公司工作,也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张唱片。
小资CHIC!:滚石是你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吗?
李泉:对,那时候它在大陆叫“魔岩唱片”。对我来说,幕前和幕后一直是一回事,我并没有把这二者分得很开,因为在我念书的时候,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只是说自己唱歌、自己外出宣传的机会不多,可能大家认识我都是从帮别人写歌开始。
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封面
小资CHIC!:这次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这样一个演唱会?
李泉:应该说是这6、7年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想法。这6、7年我基本上脱离了歌手的职业。毕业后到现在我有出过7张唱片,但是7年前,我把它停下来了,因为我觉得它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我对音乐一直有种理想化的憧憬,所以在7年前,我暂时放下音乐,转到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领域,开了自己的音乐学校;也想做一些音乐流通上的尝试,于是和朋友开了唱片公司,真正地到幕后管理音乐的运作。我想通过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写歌来尝试看看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
小资CHIC!:这七年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泉:它带给我很多新的看法以及生活态度上的变化,我感觉自己成熟了不少。当我再回到音乐上来时,我下了很多决定,这些决定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这次演唱会上的设计、文案等东西,都在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才有了观众看到的这些改变。
小资CHIC!:这本新专辑的封面是光头和雕塑的造型,你希望通过这个造型传达什么样的情绪?
李泉:这个造型并不是为了表达我的脸。我觉得唱片封面只是一张大头照,还挺无聊的。但是唱片公司担心封面没有脸的唱片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当然我也认同这一点,毕竟我本身做的是这一行。我不想让那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大头照再出现在我的唱片封面上,然后就和公司商量说能不能用一张石膏像的脸上封面,因为它的某一部分体现了我的心态,体现了我想要从以前“好像是一个歌手”的状态彻底蜕变成“真的是一个想做自己思想的歌手”的现状。
小资CHIC!:所以把自己弄成了光头石膏像。
李泉:我一直对罗马文化、希腊文化情有独钟,蛮想把石膏像的感觉带到唱片上,它有一种审美情趣的象征意义在里面。光头不是我的主意,当时我只是想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后面和公司同事讨论下来,大家一致想把这次造型做得彻底一点,和其他唱片或者和自己以往唱片的封面相区别。
小资CHIC!:只有自己真正做了这一行,才会了解幕后团队在发行、宣传以及推向市场时的状态。
李泉:对,但我并没有在复制这种状态。在现在唱片业低迷的形势下,许多优秀的人才都离开了唱片业,转行了。这次能够整合到这么多优秀的团队共同筹备演唱会,真的是一种彼此的精神安慰和感召,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和功利化考量。这几年的经历带给我很多纯粹的、善良的感悟,让我重新相信人性的闪光。
小资CHIC!:在这条路上有没有妥协的时候?
李泉:当然有,7年前我放弃音乐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发现自己身上妥协的影子越来越深重了,越来越被这个所谓的市场、行业行规、陈旧的东西所束缚。对于做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有些东西是致命的。
小资CHIC!:你是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而不是被物质的东西包裹得越来越严实。
李泉:有时候需要保护自己内心的纯洁性,这种纯洁性不该随着社会的流动而游离、变化,否则,艺术会失去它的纯粹性。对于个人和民族来说,这种纯粹性是难能可贵的。
小资CHIC!:有人说,音乐人都特别单纯,他的内心住着一个孩子。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李泉: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如果说单纯性,我认同。可是做音乐的人就像做其他创作的人一样,他们永远是敏感的一群,不可能永远把眼睛闭起来,在一个孩子的状态。有些音乐人我会把他们称为“老小孩”,他们既能感受这世界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光用一个“小孩”来形容,还是有点单薄。
没必要把唱片宣传口号作为个人称谓
小资CHIC!:我听说你特别不喜欢别人叫你“音乐才子”,为什么?
李泉: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被标榜的,做音乐和做任何行业一样,都需要敬业、才能和感受,没必要把一个唱片宣传的口号作为一个人的称谓。
小资CHIC!:但其实从事一个行业也是需要天赋的,你的才华仍然不可否认。
李泉:我的家庭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遗传或是熏陶,家人做医生的最多。但他们都很喜欢音乐,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的培养非常重要,给予了我很多他们对人生的感悟。我非常感谢他们,给我的一切太特别了。之前也聊到孤独,这虽然是一种遗憾,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帮助和造就了我,让我不会太过于依赖家庭,反而从小就能突破一些孩子的局限。
小资CHIC!:你怎么看待艺术圈、娱乐圈和商界?
李泉:在行业里,可以这样分,但在人性上,没必要泾渭分明。我喜欢接触有情怀、有知识、有追求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任何行业里都存在,同时任何行业里也有很多已经放弃自己理想的人。我只想和不同行业有追求的人一起,所以我的朋友每个行业都有,我从他们身上吸取了许多营养。
小资CHIC!:现在有许多音乐人转行,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流行音乐市场?
李泉: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给你的回答都是雷同的,因为大家都面临一个相同的情况——现在没什么人会去买唱片、磁带。这和我们小时候完全是不一样的状态。小时候的我,可以省下半个月的饭钱去买一盒磁带,那是我青少年时期的一种寄托。
小资CHIC!:你觉得唱片业未来的发展会怎样?
李泉: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可能再有我们那时候的情怀了,音乐基本上都能在网络上下载到。这个现象不是时代的错,科技在日益发展,但音乐永不会消失,反而我看到的是大家对音乐的需求越来越大。只能说由于科技的进步,国家还没来得及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让大家感觉唱片行业有些失落和低迷。不过我相信这个阶段会过去,一定要激励接班的音乐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小资CHIC!:现在唱片业的版权纠纷不断,包括王菲唱的《传奇》。许多人在百度上免费download歌曲会伤害到音乐人积极性。假如这样的事件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对待?
李泉:我们熟知的一些大制作家、大音乐家在他们那个时代,例如17、18世纪,版权意识也非常薄弱,但同样能看到一些伟大的创作。他们创作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版税,只是为着一份朴实的价值。现在的中国还没能完全进入到这种朴质的价值观领域里。我们是该埋怨还是积极改变,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态度。如果你进到这个行业是为了捞钱,状态当然不一样,如果你把它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职业的全部,那么你就有责任去改变它。
小资CHIC!:李泉也曾经担任过一些选秀节目的评委,现在《中国好声音》和《声动亚洲》都很火,你怎么看待这类选秀节目?
李泉:现在的中国是网路和电视机的时代,暂且不论节目的艺术价值,单从生活上来说,它们带给观众很多乐趣,能让活在压力下的人们有一个放松。我听说选秀节目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和内涵,这是一个阶段,我们不要去评论一个阶段的好坏,它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乐观其成。
小资CHIC!:在选秀节目中,评委很重要。之前许多观众、网友都评论包小柏做评委时很“毒舌”,你怎么看待“毒舌”一词?
李泉:小包兄是我的朋友,我对他比较了解,他真是一个很真性情的人,其实有时候我们对选手用词说话真不容易,把选手当学生来看待,如果他们达到了6、70分,当然需要鼓励,但有的老师会用比较绝对的标准来评价:你为什么只有70分,为什么离满分还有一段距离,没有做到是什么原因?言语只是不同的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评判标准。
小资属于我们需要纠正的名词之一
小资CHIC!:你觉得自己的评委风格是怎样的?
李泉:看到一台很好的选秀节目,这是做评委最大的安慰。如果看到一些真诚不虚假的好苗子,这时候我会用一些更严厉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甚至会直接指出他们的不足处,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更有希望的。如果是平庸无奇的节目,虚假做作的选手,那我也不愿跟他们说什么,表扬他们有勇气来参加比赛就好。
小资CHIC!:你比较真实,会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脸上吗?
李泉:应该会,越虚假的东西我越不会表现。
小资CHIC!:李泉是上海人,你觉得上海是一个小资的城市吗?
李泉:小资这个名词对我来讲有点模糊,小资在我小时候好像相对比较偏贬义一点。1949年以后在生活情态上有一类东西把它变成了糟粕在对待,当然,我们在近二十年内,纠正了很多自己有偏颇的观念,我觉得小资也属于我们需要纠正的名词之一。想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些优越化提升,这样的态度是人人都该有的,而不应该把它界定为某种类型的生活。我觉得上海2、30年代的那些文化、生活状态应该被保存,那时候同样出现了许多优秀文学家、音乐家、电影人,不能一概而论。
小资CHIC!: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你是最惬意的?
李泉:在舞台上。虽然我现在也很惬意,但在舞台上可能我会更放松。这和我的成长有关,小时候在钢琴面前的时间超过和任何人说话的时间,已经被养成一种习惯,只有在钢琴、在音乐面前才会是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是我的局限。
小资CHIC!:但是你也说,上台前你都会很紧张,为什么?
李泉:主要还是因为台下的朋友。从小练琴,或是参加比赛、音乐会,面对的都是一个特定的音乐群体。在面对大众的时候,经常会有杂念,会担心他们是否会喜欢我的东西,会不会了解我弹唱的用心在哪里。我会很在意这些音乐的直接聆听者,也在逐渐地放下这些杂念,不让它们干扰音乐表现。
小资CHIC!:这样说来你是个很纠结的人。
李泉:我就是个纠结的天秤座,这几年就是想让自己能够更从容。
小资CHIC!:音乐人一定很浪漫,你是个浪漫主义者吗?
李泉:我喜欢看历史书籍、历史电影超过文艺书籍、文艺电影。在我的骨子里,其实存在一种独特的理智,特别是对很多概念,比如哲学、历史、地理,都情有独钟。我会从历史上去体会一些艺术给我的冲击感。
小资CHIC!:你曾经得过一个跟建筑相关的奖项?
李泉:对,是跟我的一位建筑家朋友一起合作,做了个装饰艺术,包括环境音乐的作品,当时去了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双年展,得过一次奖。所以我觉得历史建筑和音乐都是不可分割的。做创作的人一定要有历史的大情怀,才能面对自己的作品,否则的话都是应景。
小资CHIC!:许多文化都是相通的,你怎么看待东西方的文化?
李泉: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还是用真实的回答来说吧。我觉得一味地做比较其实并不理智。我比较反对从形式上去强调东方文化,也反对从形式上强调音乐所谓的民族性,我是一个中国人,那我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中国的作品,它如果有一天能被世界上的人承认,这就是最大的成就。我现在没有资格去评判东西方文化,我只有资格做一个中国的创作者,非常真心地写自己的作品。
小资CHIC!:听你的歌都带有淡淡的忧伤,这和你的情绪有关联,还是你骨子里就有的东西?
李泉:都有关联,这种忧伤可能也穿插在我的个人生活里,带有一些孤独感和忧伤感。它不仅是在我身上吧,很多创作者,剧作家、小说家等等,他们也都常常有这样的忧伤情怀在作品里体现出来。这种感觉其实是人类普遍的共性,特别是在敏感的艺术家身上。
采访/雨萍;文字编辑/李思思;服装编辑/晓敏;摄影/陈墨墨;服装造型/Jason@111Loft、Stephen@111Loft;妆发/瑛瑛26k;摄影棚/波特营创意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