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招搞定冬天开车那些烦恼
- 来源:精品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冬天开车,技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08 15:40
尽管广州处于不会下雪的亚热带地区,但鉴于春节长假期间外出自驾游与驾车回乡的人士不在少数,面对陌生的湿滑路况甚至是积雪路况,突发的险情会随时来到。除了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一些必备的细节技巧是保障你一路安全的关键。
A警惕车轮
为什么冬天尤其是雪天交通事故频发?无疑是雪后的湿滑路面造成的,不少缺乏经验的驾驶者在被冰雪覆盖的路面依然按照日常干地的方式预判和驾车,结果导致失误乃至事故的发生。
在雪地上,你对于轮胎抓地力的所有记忆都将被颠覆,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假设平面的摩擦力系数是1,冰雪路面上则是0.5~0.01——一辆刹车性能出色的BMW轿车在干地上完成40km/h~0的减速距离为6m,在松软的、粗颗粒的雪地上约为15m,而在冰面上则是200m!由此,你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冬天会刹不住车、转向不足、失控打滑。
所以,为了在冬天安全地驾驶汽车,首先要在脑海里建立一个认识:在冬天的湿滑路面与雪地上,轮胎的抓地力会变差,因此要更小心地驾驶。
B控制车速
冬季驾驶,没有什么比控制车速更合适的做法了。很多北方高速公路入口都会有大雪天气限速30km/h的警示标志,这是一个值得参考的速度,在此时速下,即使车辆失控也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救车;退一万步讲,即使撞车,30km/h也几乎是不痛不痒的情况。尽管速度较慢,但肯定比冒着寒冷步行跋涉要舒服快捷得多。
当然,如此严格的车速控制主要是针对积雪与结冰路面,对于喷洒了融雪剂的路面,其摩擦力状况与雨后湿滑路面相仿,大可不必过分紧张。
C小心打滑
在雪地上出现转向不足、侧滑或者转向过度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尤其是在弯中。尽管初次体验到打滑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心惊肉跳,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如果你遵循了控制车速的原则,此时轮胎只是稍稍失去了抓地力,想让轮胎恢复抓地力很简单。在转向不足的场合,稍稍回正方向盘即可;在转向过度的场合,则需要反打方向,让车头指向要去的方向,关键点在于视线要始终朝向前进的方向,这样有助于正确地控制车辆的转向,而不是一味地反打方向到底。
前后轮同时失控的侧滑相对比较危险,尤其是在弯中,此时应当当机立断踩死刹车,同时注意体会抓地力变化和随时控制方向,即使不能规避碰撞,至少降低了碰撞车速。在开阔地出现侧滑则比较简单,轮胎并非完全失去了抓地力,只是对于控制的反应会“迟滞”,因此需要做出预判,提前进入安全的路线。
D选个“安胎”有讲究
之所以把轮胎放在首位,是因为编辑本人前不久刚刚遭遇因为轮胎抓地力下降而差一点点发生撞车的惨剧。好在幸不辱汽车编辑之名,咱对撞车也算是有点心得,千钧一发之际发挥了最高的控车水平,成功规避。
普通轮胎的橡胶硬度会随着气温降低而变硬,而冬季轮胎的橡胶材质较软,低温条件下轮胎依然能够保持较软的质地,再加上特殊的胎面花纹设计(如锯齿轮面纹),使冬季轮胎在低温、雪地等环境下依然有较好的抓地力。
但由于设计取向不同、材质不同,冬季轮胎设计的最高时速比四季轮胎、夏季轮胎都要低。另外由于冬季轮胎在设计上力求获得更充足的抓地力,因此在普通路面上使用,无论是噪音还是油耗都会明显地增加。偏软的材质也会使得轮胎的磨损更大,不够经济实惠。
E冬天无须特别“基友”
有些无良4S店会忽悠车主在夏季和冬季更换“专用机油”,这个“专用”实在是无稽之谈。对于民用车而言,绝大部分常见的机油品种都是多级黏度机油,即机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均能达到适合的黏度。比如常见的15W-30,或者好一点的5W-40,这些机油都能适应绝大部分的气温条件。
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机油黏度30表示耐外部高温30℃、机油黏度40表示耐外部高温40℃,其实是错误的。这个数值代表的是润滑油在100℃环境下的运动黏度,和环境温度没有半毛钱关系,一般来说数值越高高温时润滑效果越好,但相对的运行阻力大,节油效果差,因此现在厂商推荐的机油黏度也是越来越稀了。一般来说5W能满足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需求,因此我们推荐包括壳牌、嘉实多和美孚等大品牌的全合成5W-40机油。
F热车要跟得上时代
有关热车的很多误区是从老一辈驾驶者那儿口耳相传下来的,早已与时代脱节。由于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加工精度和油品质量的提高,再加上ECU发动机电控系统越来越智能,热车早就不是一个难题了!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热车主要就是预热机油,让机油迅速达到工作黏度,从而保护发动机——机油在极限低温下黏度非常大,此时强行拉高发动机转速可能会损坏活塞连杆和曲轴箱。具体说,在启动车辆后到热车完成的过程中,转速最好不要超过2500~3000rpm。
tips:一个简单正确且环保的热车过程
1.启动车辆。此时ECU自动控制发动机运行在1200~1500rpm,散热系统切换至内循环,以迅速提升机油温度;
2.缓速行驶。很多人喜欢等怠速回落到800rpm再起步,其实大可不必,保持转速不超过2000rpm的低速行驶不但更环保,而且热车效果更好;
3.几分钟后,水温表出现读数,热车完成。就是这么简单,要相信你驾驶的是一辆科技产品,而不是60年前的古董车;
4.如果你想使用车辆的最高转速,最好还是等到水温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G防冻液看准冰点
防冻液即发动机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散热介质。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对于冷却液有两点基本要求:沸点高于100℃;有一定的抗低温性能。防冻液的有效期为2年或4万公里,对于新车来说,一般不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一旦需要更换,需要注意的是防冻液的冰点。一般在冬季选择冰点为-30℃的防冻液为佳(因为也差不了多少钱)。
H玻璃水别贪方便
虽然是不起眼的部分,对于车辆运行也没有重要影响,但在玻璃水上吃过亏的人也不少。比如图个方便灌自来水的,到冬天一不小心忘了,结果整个管路被冻住了,想要解冻可费了劲了。要选择冰点较低的玻璃水,否则冬天往玻璃上一喷就冻成一片,非常不安全。
I打不着火赖电瓶
在冬天,铅酸电池的放电性能会随着气温下降而下降,如果电瓶本身的性能已经开始跌落,则极易出现因为低电压强放电而导致的电极板拉伤,属于不可修复的物理损伤。车子天天开没事,隔两天不开就会打不着火,此时就需要更换电瓶了。虽然车上采用了免维护的蓄电池,但不意味着不会坏,一般标称的使用年限为10年,但实际中2年左右急需要更换的情况也不少见。
文_宋奇康、温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