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海淘已经是一个很多国人都熟悉的购物渠道,在异国购物的道路上,美国物流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美国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那我们来看看美国物流的发展史。
冬眠的50年代
50年代美国的物流处于休眠状态,其特征是这一领域并没有一种处于主导的物流理念。在企业中,物流的活动被分散进行管理,比如,在企业中运输有生产部门进行管理,库存由营销部门管理。其结果使物流活动的责任和目的相互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满足不了需求,企业的经营思想是以生产制造为中心,根本无暇顾及流通领域中的物流问题。
概念化的60年代
美国六十年代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是向“富裕的社会”前进。其间是美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虽然,当时东西方处于冷战状态中,但美国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当时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国际竞争能力。美国的工业品向全世界出口,MADE INUSA成为优质品的代名词。因此,美国六十年代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代。生产厂商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进行大量生产,而生产出的产品大量地进入流通领域。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纷纷出现在城市的内部和郊区。
发展的70年代
70年代的美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两次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石油价格从73年2美元一桶高涨到40美元。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涨,造成通货膨胀、企业率增加。
70年代的美国企业,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改善物流系统的推动力,同时,也促使政府开始修改高物流成本温床的管理政策。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政策已经限制了自由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78年航空货物运输政策改善为契机,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它得到了企业的欢迎。另外,物流总成本的概念也为美国物流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物流革新的80年代
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物流改善政策,给美国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在政策改善对象的卡车运输业,新企业的出现,增加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很多企业破产。相反,由于政策环境的宽松,使得利用运输服务的企业得到了实惠。占GNP物流费用的比例,在80年代大幅减少,显示了政策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的直接影响效果。在这一时期,铁路运输也出现了很多革新,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intermodal transport)开始迅速普及。
航空快递运输的大量出现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由于企业大量采用JIT的生产方式,翌日送达的要求逐渐增多,给航空快件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整合的90年代
进入90年代,美国企业的物流系统更加系统化、整合化,物流也从logistics向SCM转化。
90年代,美国出现了新的物流服务业态——第三方物流服务。由于货主企业多样化的物流需求,美国新兴的物流市场在90年代前半急速地扩大。
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有赖于信息的电子化。物流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涉及大量繁杂的信息。电子化的信息便于传递,这使得信息流动迅速、准确无误,保证物流服务的准时和高效;电子化信息便于存贮和统计,可以有效减少冗余信息传递,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人力浪费。此外,传统的物流运做方式已不适应全球化、知识化的物流业市场竞争,必须实现信息的电子化,不断改进传统业务项目,寻找传统物流产业与新经济的结合点,提供增值物流服务。
智能的21世纪
进入2012年,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几乎为高技术产业的2倍之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全球物流产业规模约为3.43万亿美元;1996年,美国物流产业合同金额为342亿美元,并在此后3年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长;在1996年到2000年间,物流产业压减了500多亿美元,分摊到美国公司每年支出的库存利息有40多亿美元,支付的税金、折旧费、贬值损失及保险费用有80多亿美元,仓库费用有20多亿美元;整个物流活动占制成品成本的15~20%,将近75%的美国制造商和供应商使用或正在考虑使用合同物流服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刘舒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