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传染病教育方式探讨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社区传染病,教育
  • 发布时间:2014-10-25 09:10

  摘要: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能够相互传染的一类疾病,被称为传染性疾病,隐蔽性和突发性是传染病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在48种对人类最大危害的疾病中,有40种属于传染病和寄生病,在1995年全世界死亡的5200万人中,有1700万是死于传染病,占据总数的37.2%。由此可见,传染病早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传染性疾病。

  关键词:社区 传染病 教育方式 探讨

  传染病已经成为了人类巨大的挑战之一。在建国前,我国的人均寿命极低,这与传染病的肆虐有极大的关系,虽然改革开放后,传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仍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巨大威胁之一。因此,掌握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特点和传播措施,尤为重要。

  1.传染病的历史与研究

  1.1 传染病的流行和历史划分

  传染病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了,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无数的灾难。例如,19~19世纪,人类死亡的主要凶手即为传染病;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欧洲流行五年之久,使得欧洲的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约2400万人口死亡。根据历史传染病记载,死于鼠疫、霍乱、伤寒、疟疾、血吸虫病、性病等常见传染病的人数不计其数。流行病学家曾经将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分为四个阶段:瘟疫和饥饿时期,传染病流行减弱时期,退行性疾病和人为引起的疾病时期,衰老、慢性疾病、新发传染性疾病、古老传染病死灰复燃时期。这四个时期可以按照顺序出现,也可以重叠出现。

  1.2 传染病防控的发展与研究

  传染病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多年来我们的前人一直在苦苦研究治疗传染病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疫苗的出现和计划免疫实施,以及公共卫生设施的改善和普及,都使得传染病得到很快的控制,例如,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很多,50年代霍乱被消灭,60年代天花和鼠疫被消灭,70年代后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逐年降低。总之,许多传染病都得到很好地控制。

  1.3 新传染病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危害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迁移,加上全球变暖、环境恶化,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交通的便利,使得防控传染病疫情的难度增加。20世纪70年代,由于某些疾病如淋病、肺结核复燃,和一些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的出现,使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一些以为已经销声匿迹的传染性疾病又卷土重来。

  据WHO报告,进入21世纪后,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例如,人偏肺病毒在2001年被发现,2002年出现了波及全球的病毒导致的腹泻,2003年新冠状病毒SARS以及禽流感病毒H5N1的出现,并且,H5N1至今还在活跃。由此可见,传染病防治仍是目前我国疾病防治的重点。

  1.4 社区居民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

  解放前,由于经济和医疗水平的落后,加上人们对传染病认知程度极其低下,使得传染病成为人们的一大杀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一些传染病得到很好地控制,甚至被消灭,而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也逐渐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以及大规模人口的流动,早已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给人们造成了恐慌,不知所措。通过对国内几大城市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更是让人堪忧,人类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普遍低下。例如,通过对广州金花街社区的居民问卷调查,发现对乙肝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9.3%的人不知道,其中老人占据67%,文盲占据74%,儿童高达80%,妇女58%由此可见,对社区居民的传染病知识普及任重而道远。而教育方式,成为重中之重。

  2 传染病教育方式

  2.1 国外传染病教育方式

  美国刚开始对大规模的流行病暴发并没有承担详尽的义务,这与其特殊的政治制度有关,直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扩张,才出现了美国公共健康志愿团,该团体旨在筹资,购买设备,大力对传染病进行宣传教育,并且致力于政府对传染病采取防控措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乌克兰等国都也都对传染病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宣传预防。

  2.2 国内对传染病的教育方式

  中国是人口大国,传染病种类多,发病率高、流行时期长是我国传染病防治面临的主要难点。目前国内对社区居民的传染病教育,主要通过图片展览、广告、电视宣传等一般手段,波及范围小,在一些偏远地区几乎普及不到。因此,在国内,传染病的教育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与传染病教育的方式没选好有着极大的关系。

  结束语

  传染病在人口聚集社区或农村高发流行,传染病的防治对于社区居民来说非常重要。然而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社区居民对传染病的知晓率十分低下,令人堪忧。例如,甘泉社区对于AIDS的知晓率不到一半,荔波社区居民对疟疾的传播、临床症状知之甚少,汕头社区的居民对SARS的态度持两种,一种约占58%,发现自己不适赶紧去就医,还有一种,发现自己不舍却担心紧张不知所措。因此,对社区居民有关传染病的宣传和教育应尽可能全面的、全方位的开展,关于传染病的教育方式自然而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周雪梅,莫海亮.荔波县疾病防治知识及行为态度调查[J].临床医学,2013,26(7):106-107.

  [2]HYMN,Harold. A more perfect union:the impact of a civil warand reconstruction on the Constitution[M].Boston: Houghton Miffl in Company,1975.

  [3]宋云伟.美国公共健康志愿组织的兴起与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4,57(4):517-521.

  胡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