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平阳霉素,CO2,激光
  • 发布时间:2014-12-20 15:58

  摘要: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平阳霉素注射于瘢痕疙瘩,使瘢痕处呈现苍白色为度,1周后点阵CO2于瘢痕疙瘩处烧灼(Superficial模式,密度60%,能量50mJ),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1月后重复注射平阳霉素,方法同前。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37%,显效13例,占43%,无效6例,占20%,总体有效率为80%。结论点阵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操作简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远期疗效好,安全、实用方法易掌握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关键词:点阵CO2激光 瘢痕疙瘩 平阳霉素

  瘢痕疙瘩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瘙痒或疼痛不适,并且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瘢痕面积超过了初始皮肤损伤面积,质地较硬,并且高出皮肤表面,严重影响美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过度生成和沉积所致。我科自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采用点阵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30例,疗效满意。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20-35岁,前胸部22例,耳垂3例,肩部3例,腹部2例。病灶最小面积为0.5cm×1cm,最大面积为3cm×5cm。

  2.治疗方法:将注射用平阳霉素8mg溶于2%利多卡因4ml中,抽出1-2ml用0.9%生理盐水稀释2-3倍,常规消毒皮肤后,将药液直接注射于皮损内,使瘢痕处呈现苍白色为度,根据皮损大小每个皮损注射1ml~2m,l每次总量不超过4mg。1周后表面外涂利多卡因凝胶局麻后点阵CO2于瘢痕疙瘩处烧灼(Superficial模式,密度60%,能量50mJ),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1月后重复注射平阳霉素,方法同前。

  二、结果

  1、疗效判断标准:(1)痊愈: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完全变平、变软,自觉症状全部消失;(2)显效:瘢痕疙瘩基本软化变平,痛痒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3)无效:痛痒、色泽等无明显变化,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瘢痕质地及大小无明显变化或变化<30%。

  2、在30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37%,显效13例,占43%,无效6例,占20%,总体有效率为80%。

  三、讨论

  瘢痕疙瘩(Keloid,K)是发生于皮肤损伤如创伤、烧伤手术或穿耳洞后,胶原和细胞外基质(EMC)合成和降解失衡,以胶原过度沉积于真皮层为特征的皮肤胶原性疾病与增生性瘢痕不同,瘢痕疙瘩的生长特征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超过原伤口界限的过度的持续性的渐进性的向周边正常皮肤侵袭性生长,呈瘤样增生,所以俗称蟹足肿[1]。传统的瘢痕疙瘩治疗方法有诸多不足:如单纯手术切除缝合,复发率几乎100%;放射治疗除效果不尽如人意外,还有诸多放射性损害,甚至有报道有致癌作用;加压疗法对躯体及头面部难以施用,而且疗效不确定,同时耗时漫长,使大多数患者往半途而废;单纯的激光或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目前大多主张以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为主,以提高疗效。

  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切断DNA链。因其疗效确切、安全、简便、疗程短、美容效果好、对骨髓和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小,近年来已被我国广泛应用于非癌性病变的治疗[2]。平阳霉素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临床上治疗各种血管瘤,抑制瘢痕组织血液供应,使瘢痕组织坏死液化,另外平阳霉素还能抑制胶原合成酶的活性,使胶原沉积得以控制。

  CO2激光是波长10,600nm的红外光,穿透组织较深,它与组织作用的主要靶点是组织中的水。原理是组织吸收高能量的激光后所产生的光热应使局部温度在数秒内骤然升高到数百度或更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甚至碳化或汽化,破坏了瘢痕[3]。

  超脉冲点阵CO2激光发射出细如发丝的,排列成矩阵的激光,仅造成非常微细的热损伤点,这些损伤穿透至真皮层,在瞬间气化掉瘢痕处的组织,并发出合成胶原的强效信号,进而启动组织修复、胶原重排等一系列皮肤反应。能量是以“点阵”式释放,使得各微细热损伤点相互分离,中间的组织不受损伤,组织愈合时间更快。

  点阵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操作简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远期疗效好,安全、实用方法易掌握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瘢痕疙瘩的重要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其中治疗无效的6例中,可能与特异性自身素质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总之,任何一种单一疗法都无法有效地控制其复发,只有采取综合疗法才可望在瘢痕疙瘩的治疗上取得突破和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徐叔云.抗肿瘤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83-685.

  [2]唐建民.激光美容与皮肤病治疗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2:27.

  彭立红 郑映玲 唐世杰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