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花赌果:短线投资视野下的土地流转
- 来源:农财宝典农场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赌花赌果,短线投资,土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4 14:59
农业是长期投资行为,大种植户在流转土地时一般都会和农民签订流转协议,流转时间从3至30年不等。稳扎稳打的人很多,但是也有一些人采取了短期投资,如赌花赌果。
所谓赌花赌果,就是在果树开花时节或者挂果期,看其长势并预判市场行情好的情况下,通过和种植者协商,将整个果园的土地和将近成熟期的果树一起流转一年,农场主流转到果园后,继续投资几个月,等到果实收获完毕后,将果园的经营管理权还给原有的种植者。这种模式通常发生在柑桔、香蕉、荔枝、龙眼等高经济价值作物上,投资者主要是收购商和大种植户。
广西香蕉大户前往云南赌果
涂忠义,福建香蕉种植大户,2004年转战广西,种有香蕉100亩。凭借高超的种植技术加上精准的市场预测能力,他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今几个蕉园加起来面积已达4000亩。长线投资是种植大户的一种选择,当然,如果有精准的市场预测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做支撑,在他乡短线投入,也是降低经营风险不错的办法。
2013年12月,涂忠义前往云南,看到一个600亩的香蕉园,蕉树长势良好,已经抽蕾,再过三个月就可以上市。经过和种植户协商,他用400万元的高价买下该果园一年的收成。按照当地地租3500元/亩计算,租果园一年需投入210万元;种植成本按一亩2000元的高投入计算,需120万元,4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蕉园,算不上很划算。但涂忠义相信自己的眼光,“按照亩产5000斤计算,只要价格在1.5元/斤以上,就不会亏本”。
作为原种植者,600亩的蕉园是他流转当地农民土地而来,虽然已种植多年,管理到位,但400万元的收购价还是让人心动。按照前期投入和对未来行情的不稳定计算,此次交易使得原种植者至少直接获利100万元。如果继续投入和管理到香蕉上市,整个蕉园的总收入可能达到600万元。一旦遇上价格低迷甚至烂市,种植者可能只能收回200万元。对于谨慎的或者对未来市场持悲观态度的原种植者而言,将果园的后期管理和不确定的市场行情一起转包出去,是一个明智选择。
类似这样的短线投资在香蕉产业比较多,广西种植大户前往云南赌果,多是在打时间差,当年12月-次年3月,全国几大香蕉产区都不是上市期,只有云南在此时有大批香蕉上市。供小于求,特别是春节前后,香蕉的需求量大增,总能将价格推向新的高峰。一些收购商或者种植大户就起了短线投资的念头。
成败靠经营也看运气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柑桔上。每年12月是沙糖桔上市高峰,广东德庆、郁南等地的果品交易市场上一个个收购档口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云集在这里。2013年,广东沙糖桔受黄龙病影响,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使得价格高涨,从往年2元/斤涨至6元/斤,种植户欢喜,但收购商无奈。东北收购商王哲表示,价格高得都不敢收,一车运回东北,只能卖8元/斤,除去损耗率和运输费,所赚无几,有时甚至还出现‘倒挂车’的情况”,面对价格的不稳定,很多收购商都选择提前订货。
每年3-6月,柑桔花开时节,在一些管理得当的蕉园就有客商陆续前来谈生意。“一般都会选择当地种植管理技术比较好的果园,特别是花开得旺的。客商主要根据树势、往年挂果率、果品质量,选择那么些有潜力的果园”,浙江收购商林小强表示,为了避免价格大幅波动,自己早在7月份就预定了郁南一个50亩沙糖桔果园,按照3元/斤的均价,预先支付了2万元定金。
这种赌花的模式在荔枝和龙眼上也常见,但也容易产生纠纷。“现在看着长势好,万一遇到恶劣天气,长势不好也没办法,另外,还担心价格大波动”,王哲说,他的一个老乡,曾在2009年出2元/斤的统果价格赌花,谁料当年果实上市时价格变成1.5元/斤,无奈只能毁约,几万元的定金打了水漂。
赌花赌果,之所以被农户和收购者这样称呼,就是这种行为有很大的赌博成分在里头,成功与否除了靠市场判断,也靠运气。即便是拥有几十年种植经验的大户,也不一定能在这场赌局面前胜券在握。涂忠义说,自己400万元投资的蕉园最后的成绩也仅仅是刚刚平本,和自己耗费的大量精力和金钱投入相比,这样的交易其实不太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携带大量资本进入农业,最后血本无归的原因,这行就是这样。”
宝典四问
1、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拿地?
涂忠义:看到周围朋友或者种植大户有这样拿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益。而且,想在云南扩种香蕉,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土地流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短期博弈。
2、在拿地过程中你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涂忠义:后续管理中,根据气候和环境,云南和广西种植方式略有不同,需要摸索。
3、你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是什么?
涂忠义: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土地。
4、运营农场,你认为最难是哪个环节?
涂忠义:主要是种植和市场两个环节,如何种出最靓的香蕉,需要技术支撑,如何判断价格高峰并将香蕉上市时间调整与此吻合,需要准确的市场判断。
《农财宝典》记者 赵飘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