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你懂中药
- 来源:高峰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药,保健,过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5 08:30
15个中药迷思完全破解
你以为中药真的就是调理体质?你以为四物只能给女人喝?你以为中药都可以入菜?你以为中药可以自行停药?你以为......别再自以为是了!中药没吃好,一样变毒药!且看《高峰》为你一一拆解中药迷思!
1.服中药应该不用完全按照医生吩咐吧?
错。中医在古代,对于用药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例如不同的药材,就会分饭前、饭后、睡前、配水等方式,甚至还会规定要配茶、配酒。但现在生活节奏快,许多原先讲究的部分,已经逐渐舍弃,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要注意的。例如:古代中医强调,吃药和饮食必须分开。所谓「饭前服用」,大约是吃饭前15分钟到60分钟前。「饭后服用」则是吃饱后30分至60分钟。
不同的药材也会有不同的服用方案,白天属阳,晚上属阴,气属阳,血属阴,因此补阳补气的中药,适合白天服用,如党参、黄耆等,相反的,晚上就适合吃当归和百合等。
如果是助眠的中药,就可以安排中餐、晚餐到睡前二小时服用;补养药、排便药、开脾药则要尽量空腹吃;助消化药、苦寒药、对肠胃刺激的药则适合饭后吃。
2.我睡到中午才吃第一包中药,这样会影响药效吗?服中药应该不用完全按照医生吩咐吧?
这样会使原来该在白天中午服的第二包药,延到晚上再吃。这样虽不至伤害身体,但是,会让药效不那么好。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和大宇宙的作息是呼应的,如果你的作息没有按照大宇宙的来走,那你的身体状况会比较差。但服药的效果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浓度,所以对药效来说并没有大碍,只是不如正确的服药时间来的好。
3.中药和西药可以一起吃吗?
很多人生了病,先去看西医,吃西药,等病情减缓后,再去找中药调理身体。但这样就会造成「你吃了西药,又接着吃中药」的混乱情形。其实,中西药是可以混用的,可是你必须和医生讲清楚你目前在服什么样的药,以免药物之间交互作用,对身体产生危害。
在台湾,中药规定不能掺西药的,而在中国却是可以的。其实,只要搭配得宜,中西药不仅不会冲突,还会有加乘效果。但作用类似的中西药,最好不要一起吃,以免药效过强伤身。如西药「阿司匹林」,它有抗凝血的作用,那么之后看中医时,就先要告知你有使用阿司匹林,医生就知道不宜再开活血化瘀的中药了。
另外,中西药在服用的时间上最好隔开一小时半到两小时为宜。至于哪种药先吃?则要直接和医生讨论才好。
4.吃中药时,能另外食用保健品吗?
如果只是一般的保健品,补充维他命、铁质、钙质,那其实算是食品,而非药品,自然就不会和中药有冲突。
但有些保健品会添加「食品级的中药」,这就要小心了。例如加入人参、灵芝、红景天、或者直接做成四物饮、人参饮。类似这样的「保健食品」,最好还是和中药间隔一小时以上服用,当然,和西药也要间隔一小时以上服用。
5.中药疗效一定比西药慢吗?
错。一般人认为中药就是用于「调理体质」,而调理体质非一蹴可几,所以给人疗效慢的错觉。其实中药除了调理体质,还可以治疗「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病患明显有不适,但西医却查不出症状,如大肠激躁症、自律神经失调、原发性经痛等,中医可以利用辨证论治而取得疗效。
又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发病之初就用中药搭配适当的饮食和生活作息,极可能被治好,不必终身用西药。
当然,这个原则也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如已经长期服用某些西药的人,像是降血压药或精神科药物,也不能贸然停药的。可以在医生指示下,慢慢停药。
总之,中西药并不冲突,有些大医院还有中西医会诊呢。
6.吃中药觉得好多了,可以自行停药吗?
很多人寻求中医,是为了要调理体质,但是体质都是长期以来的不好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因此如果想要以中药来改善体质,同样也需要按部就班才可以。一般来说,想要调理体质至少要服用三个月,因为身体的代谢一个循环大约是28天,约一个月。有些人甚至还要更久。
即使体质有了改善,为了巩固疗效,你最好再持续服用一段时间,调理体质的药材,大多数是温和无毒的,有些甚至是食品级,如红枣、枸杞、木耳等。但若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最好等这个病况好了七八成再停药,另外靠着饮食、运动、气功等方式去调养。
要提醒你的是,体质大部分是因为错误的生活习惯造成,中药再怎么调养都是辅助,如果中药帮你调好了,你的生活习惯还是不好,那么中药真的救不了你!
7.吃中药觉得效果好,就算是身体好转了,也可以一直吃吗?
大家都以为中药是温和无毒的,无限制吃也不会怎样。但这是错的,即使是食物都有偏性,如西瓜、奇异果偏寒;荔枝、龙眼属热,如果长期只吃某一种食物,对身体肯定是有害无益,况且是中药呢?就连水喝多了,就会水中毒,你说是吧?
最不好的,就是听信别人说哪种中药好,然后就一直去吃那种药,这样没有针对体质,服中药很可能有害,所以必须先看医生才行。
还有,不是「只要是中药、草药或植物性成份的药」就是安全无毒的,所以绝对不要乱自行服药,必须在合格的医院诊所看诊领药才能保证安全。
8.四物汤男人也可以喝吗?有什么作用?
四物汤最常用来调理月经,因为四物中的当归、熟地黄、勺药、川芎都是补血、调血的温补药材。四物汤一开始是伤科药,后来慢慢调整比例,变成帮助血虚体质的处方,还能补铁,所以特别适合女性。
但每个人体质不同,有些燥热体质的人喝四物汤会口干舌燥、长痘痘、便秘、痔疮出血等。其实,中药灵活性大(科学中药除外),药材比例可以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作调整,像四物就可以分生四物和凉四物两种。
生四物是将原来的熟地黄换成生地黄,两者是同样的药材,只是制作方式不同,生地黄是地黄的根茎直接晒干,就会「甘微苦寒」,熟地黄则经过九蒸九晒,就会「甘微温」。用生地界的四物就是生四物,服用它就不比较不上火。凉四物则是在生四物的基础上,加些清热的知母、黄柏等,这样就适合燥热体质的人了。
如果男性有血虚的症状,当然也很适合服用四物汤,真的未必只能给妇女吃。
9.中药配牛奶、果汁......等饮料也可以吧?
其实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应该配其他饮料,因为会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进而影响功效。但对中药而言,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药品味性可能受到抵触或影响。例如茶饮料,不管是红茶、绿茶,都有不同的性味,有些茶较温,有些茶较凉,一般人是不会了解所服的中药适不适合搭配茶服用,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只以开水搭配服药。
10.中药一定要这么苦吗?
其实,是有办法变通的。可请中医师在开处方时多加具有甜味的药材,例如甘草或红枣。有不少人会在煎水药的时候另外加糖或蜂蜜调味,但须注意的是,糖本身有其性味,虽能增添甜度让药比较能下咽,但如果和药材抵触而失去了治疗的本意的话,就十分可惜。一般而言,愈精致的糖类颜色愈白,性味愈凉。
黑糖和红糖属温性,适合加在补养类的药材之中;砂糖和冰糖则属凉性,适合搭配清热的药材使用。但是,容易胀气、不消化、痰多的人不适合在中药里面加糖。有润肺、排便功效的蜂蜜适合消除中药苦味,对于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的人特别适合,但蜂蜜并不适合一岁以下的小孩食用。
11.中药很天然,每个人都适合,不会过敏?
过敏体质有千百种,中药确实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一旦是吃中药而过敏的话,比起西药还会更加麻烦,因为医师必须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药材的差别、用量,从中找出相异之处,来找出究竟是哪一种药材引发过敏反应。若是第一次吃中药就产生过敏反应,通常医师会在第二次开药时尽量避开容易发生过敏现象的药物(例如动物类药),或者干脆选择和第一次完全不同的药材来避免过敏反应。
12.只要是咳嗽,喝枇杷膏准没错?
枇杷膏主要用作滋润呼吸道用,若单纯感冒所产生的热咳,缓解症状的成效应该很有限,甚至可能会加剧症状。其实,市面上所售的枇杷膏主要成分是枇杷叶,而不是枇杷果实。
枇杷叶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但是,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咳嗽是由感冒所产生,虽然枇杷膏确实有清热功效,但是单用枇杷膏主要用作滋润呼吸道用,若单纯感冒所产生的热咳,缓解症状的成效应该很有限,甚至可能会加剧症状。其实,市面上所售的枇杷膏主要成分是枇杷叶,而不是枇杷果实。
枇杷叶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效。但是,一般人最常碰到的咳嗽是由感冒所产生,虽然枇杷膏确实有清热功效,但是单用枇杷膏来缓解症状,效果还是有限。而且甜易生痰,如果感冒是伴随多痰的咳嗽,喝枇杷膏反而可能使痰变多,加剧咳嗽症状。
咳嗽也有可能是由肠胃道所引起的。若是这样,服枇杷膏不但无效,还有可能因为太甜使得胃酸分泌增加,导致症状加重。枇杷膏主要功效是润肺,适合经常容易觉得喉咙干痒的族群服用,例如老师和导游等等。但须注意的是,枇杷膏含糖量高,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
13.多吃「银杏」是否真的可以提高记忆力?银杏就是指「白果」?
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银杏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说法,但近期有相关研究指出,银杏对于改善脑部功能以及记忆力,并没有明显的数据证明其功效。中药里指的银杏,其实是俗称的「白果」,主要功效在于敛肺定咳、治疗频尿、改善女性白带过多等现象。这其实和一般说能提高记忆力的「银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材。市面上号称能增强记忆力、改善血液循环的银杏,其实使用的是「银杏叶」而非银杏的果实。在中药理论上,银杏叶并非用作改善、减缓「脑部退化」的功效使用,反而是白果有着类似的功效。
而关于银杏叶是否能在脑部退化上发挥功效,虽然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其实早在200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就曾对3000名脑部运作正常和有轻微的认知障碍的老人进行长达六年的实验,发现银杏对增加记忆、语言、注意力及其他脑部功能,皆无任何效果。
但要特别提醒的是,生的银杏与银杏叶都是有毒的,虽然煮熟之后毒性会减弱,但是大量食用与生食还是会有中毒的可能。若真的想要提高脑部功能、改善专注力,不妨参考中药里的人参、西洋参、党参等药材。
14.何首乌洗发精,头发可以愈洗愈黑?
何首乌做成内服的药材都不见得能发挥完足的功效,更何况是加在洗发精内。
造成白发的原因的其实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生理性的老化,除此之外,压力大、贫血、营养不足、维生素B12、甲状腺机能异常、疲劳、抽烟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白发的发生,当然还有先天遗传性的少年白。
因为造成白发的原因太多了,几乎不可能单一采用何首乌一种药材来治疗所有原因所造成的白发。何首乌其实主要是作补肝肾用得药材,所以对于因为肝肾虚而造成的白发,才有一定的功效。因此,市面上号称加入了「何首乌」成分的洗发精,会有使头发变黑的功效,但效果有限,而且皮肤所能吸收药物的比例比肠胃道来得更低,添加在洗发精中仅仅在头皮上停留几分钟就要被冲洗掉。
15.因为中药是天然食品,拿来入菜绝对没有问题?
中药虽然是天然食品,但有药性,吃错不仅补不到身,更有可能加剧病情。许多人喜欢以中药材入菜,以为不会有问题,但即使是以「调理」的层面来看,仍要对照身体的需求来对症下药。一般来说,中药入菜确实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但如果体质本来就有些状况,又误吃中药,就可能使病情加重。常见的入菜中药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等功能,但如果身体已有出血、瘀血或是正好来月经时,就不太适合服用。
另外,感冒时也不适合进补。很多人都以为感冒是免疫力下降,所以要吃补来提高免疫力。在中医的观念里,生病的原因是病邪入侵,必须将这些病邪完全驱除,疾病才能够痊愈。当病还没有好,这些病邪还残存在体内之时就已经开始吃滋养的食材,会使过后的治疗更为棘手。中药本身其实并没有好或不好,唯有对症下药,才能让药发挥到最好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