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美好心愿:到了60岁还能打网球

  • 来源:奢侈美容
  • 关键字:长寿,网球,Gisèle,艺术
  • 发布时间:2015-03-25 14:44

  当我们谈论长寿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其实养生的目的,在于学习与领悟更多生命与生活的真谛。“到了60岁还能打网球,维持环球旅游的梦想,一直不曾退休。”这是美好的心愿,也是年轻时我们善待身体的福报。因此长寿并不仅是年龄上的跨度,更体现在生命质量上。先来看看那些精彩的长寿人生。

  闲逸的长寿人生

  设计师Gwen&Gawie Fagan夫妇的家在大西洋岸的坎普斯湾,他们闲逸的退休生活便是: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首歌这样唱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在南非有一对老夫妻Gwen & Gawie Fagan,65年的婚姻走到人生的晚年,就是像歌词里这样的状态,老了,哪儿也去不了,但是在一个属于自己小屋子里,慢慢聊过往,聊生命里最浪漫的事,这些故事融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包括书缝里、茶杯里、花草里、阳光里。

  两位老人都爱阅读,家里有各种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闲来无事的午后都爱坐在客厅翻一翻,看一看,有共同的话题。常年的书籍收集与整理,家里俨然已经是小型图书馆的规模。老太太爱一些花花草草,拥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甚至房间里,天花板隔板上、墙面上都有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每天悉心照料这些可爱的植物,也是老太太日常工作,她非常得意满屋子自己的成果,坐在院子里都是满满的幸福。

  家的意义,大抵如此:自由散漫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你也会觉得幸福,那种幸福是舒缓的、自然的、悄无声息。即便无所事事,你也可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拥有相互陪伴的人、植物或者宠物,到有阳光的地方晒个太阳,阴天端杯咖啡到房间看书看电视、好友来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艺术的长寿人生

  艺术家Gisèle的百年人生跌宕非凡,实在迷人。她与她的艺术生命都很长寿,在钟爱的空间里,以钟爱的事业滋养生命的元气,酣畅淋漓。在人生尽头,也不见沉沉暮色。

  Gisèle曾经是一名艺术家和出版商,如果回溯时光,Gisèle有着迷人而不平凡的一生。Gisèle的父亲和母亲,曾经是荷兰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的地质学家,Gisèle于1912年出生在美国,1929年定居在奥地利,在控制欲很强的奥利地叔叔家生活,那是一个大大的城堡,过着高尚的生活。二战的时候,Gisèle在荷兰的住所,庇护过犹太人,以及帮助之前在挪威卑尔根结识的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家,比如马克斯·贝克曼(画家,作家,雕塑家)、Adriaan Roland Holst(作家,诗人)。18岁的时候,开始学画,并去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之后回到荷兰。

  艺术家Gisèle刚在阿姆斯特丹的家中渡过了她100岁的生日,这位活力无限的老太太完成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为教堂、巨轮和修道院绘制彩色玻璃,二战期间为犹太人提供庇护所,与许多著名的作家是至交。她足迹遍布世界,家中摆满了各种收藏品。她说,到现在,她仍时常为这个世界的美感到震惊。

  美的长寿人生

  Beatrix Ost年轻时就是时尚界偶像,如今年逾七旬,举手投足间更添岁月沉淀的风韵。美也可以是长寿的,并凌驾于时间。

  身为艺术家兼作家的Beatrix Ost对美有着深深的迷恋。年轻时就是美人的她,在头发花白之后依然活得美丽与精彩,靠的就是岁月流淌中沉淀下的品味和自信。她的衣着搭配不只有着跨越时间的优雅隽永,而且充满艺术美感与想象力,即使已是白发苍苍,看上去依旧活力四射、魅力十足。这位时尚达人将自己的穿衣Style描述为“1930年代风格混搭今日时尚”,Azzedine Alaia、Jean Paul Gaultier、Junya Watanabe和Alexander McQueen等想象力卓绝的设计师都是她的最爱!

  年轻高挑的麻豆随便穿什么都好看,而Beatrix Ost到了74岁的“垂暮之年”还依旧美丽养眼,她的衣着搭配不只有着跨越时间的优雅隽永,而且充满艺术美感与想象力,即使她已白发苍苍,看上去依旧活力四射、魅力十足。最近,她还为BeatrixOst为杂志Grey Magazine拍摄了一个editorial,好好的证明给大家知道,她一样没变仍旧耐看美丽,魅力不减!这个已经是奶奶层次的时尚潮人,一点都没有被比下去,这种时尚偶像还比年轻的模型更有优雅感,而且更展示出一种跨世代的美。

  文学的长寿人生

  曾担任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的吴官正退休后,沉溺在文学的海洋当中,通过文字的熏染造就长寿的人生。

  2013年5月初,这篇名为《梦》的文章进入公众视野。吴官正出版的一本名为《闲来笔潭》的书中,收录了他写的几十篇与《梦》类似的文章,大多是他退休后闲时走走、看看、想想、议议的随笔,人情味浓郁。在大量以工作文稿为内容出版的领导人著作中,装帧素雅的《闲来笔潭》显得颇为另类。在这本书中,一位曾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政治人物向大众袒露了心声。

  理工科出身的吴官正,一直是学习上的尖子。清华曾经给他颁发金质奖章,学校党委几次劝他报考研究生。“智商一流,且特别勤奋”,是身边许多人对他的评价。从政几十年后,自然科学的功底在他身上未见削弱。有意思的是,吴官正全家都是“数字控”。“吴官正过的是一种非典型的退休生活。”接触过许多退休领导人的张振明说,“他退休后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主要时间都用来读书,随着自己的性子去读,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外,还有历史、心理学、美学等许多类别的书籍。”

  在《闲来笔潭》的字里行间,可以捕捉到这些书籍的影子:《沉思录》、《忏悔录》、《威尼斯商人》、《相对论》、《梦的解析》、《人性的弱点》、《经济学原理》、《博弈论教程》……集中收录读书笔记的“读书随感”部分,也被吴本人视为全书最为重要的一个章节。在退休前,吴官正就以闲不住闻名。原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说:“官正同志非常勤政,他像‘机器’一样不间歇地运转,当时政府办公室很多人跟不上他的节奏。”

  旅行的长寿人生

  与巴菲特、索罗斯并称为全球三大金融巨头,被称为“华尔街神话”的吉姆·罗杰斯,怀着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过着边旅行、边投资的长寿人生。

  尽管在华尔街一天工作15个小时的罗杰斯深感疲惫,然而环游世界的儿时梦想却一直萦绕于心,“那时我已经具备实现梦想的条件,我儿时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他相信,在耶鲁和牛津大学期间密集学习的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在环球旅行和投资中派上用场。就这样,罗杰斯找到了环游世界和投资之间的契合点,开始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并把这个梦想当做一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

  更为浪漫的是,罗杰斯说服了女友塔碧莎一起实现这个梦想。他们曾在1988年带着两个包,骑着摩托车,行程5000英里,穿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在伴侣的支持下,罗杰斯的梦想显得格外耀眼。“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不能回来的准备,我很高兴能活着回来。我喜欢冒险,哪怕失去生命也不怕。”1990年3月25日,罗杰斯开始了环球之旅,在贝尔格莱德,他们感受到衰败;在中欧,遭遇车坠悬崖的惨状;在西伯利亚,经历荒芜人烟的糟糕路况;在非洲,又在夹击下一路逃亡;在南美,更是遭遇了杀人如麻的游击队。但在罗杰斯眼里,这些始终都透露着浪漫。

  “如果我在追逐梦想中愉快地死去,这种死法胜过将来死在华尔街。”尽管历经坎坷,但出于天性,罗杰斯仍旧关注着具有前景的投资机会,在土耳其,他发现在中央强烈干预经济的体制下,过高的价位不值得投资;在奥地利,他预见沉睡的股票市场会因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而蓬勃发展,于是大举投资奥地利股票并获利颇丰;在智利,他预见自由化改革的阵痛将给该国带来长久繁荣;在利马,他预见废除不合理债券将恢复秘鲁的昔日繁荣;在中国,处处都显示着这条曾经沉睡的东方大龙正在苏醒。

  EDITOR:杨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