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预防结核病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滋生,又因天气多变,人的免疫力下降,此时结核杆菌易乘虚而入。专家提醒,如果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就有可能是肺结核,需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为了纪念科赫的伟大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在1982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依法防控结核——发现、治疗并治愈每一位患者”。

  春季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滋生,又因天气多变,人的免疫力下降,此时结核杆菌易乘虚而入。专家提醒,如果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就有可能是肺结核,需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检查。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如果家中有结核病人,要注意房间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人的衣物要经常洗晒,病人的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吐在纸上烧掉,也不要近距离对着别人咳嗽或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

  在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如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极易造成疾病蔓延,严重时还引起暴发流行。因此,在学校或者集体生活环境,尤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空气畅通。

  如果出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经过检查确定是涂片阳性的结核病人时,首先要让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治疗,待传染性消失后可以恢复学习或工作。其次是要让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并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人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家里一旦出现结核病患者,在家居护理中首先最应该密切关注的是病人的治疗,结核病的治疗有一个过程,坚持很重要。这时,家属应该督导病人进行全程、按时、规则地抗结核药物治疗,督促病人及时复诊检查和取药。

  同时,在家居生活中,要注意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免传染。最好给病人一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如果住房条件不宽裕的,病人可单独睡一床,经常注意开窗通风。病人的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一种比较简单的消毒方法是,将艾卷点燃或将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2调羹放在炉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来苏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关闭门窗1~2小时。

  此外,患者应坚持戴口罩预防结核菌传播,在治疗期间不要亲近婴幼儿,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不要随地吐痰。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尤其要注意,病人的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家里人最好都进行X线检查,婴幼儿应该要做结核菌素试验。

  (编辑 王娜)

  ■文 曾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