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药物运用,米非司酮,妇产科
  • 发布时间:2015-05-11 08:35

  摘要:目的: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400例妇产科临床应用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400例早及200例终止10~16周妊娠进行药物临床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400例终止早孕的患者服药后宫内胚胎组织物排出时间最短2h,最长72h,出血时间最短5天,最长为1个月。400例早孕完全流产360例,占90%,不全流产32例占8%,失败者8例占2%。终止10~16周妊娠的200例患者完全流产150例,占75%,不完全流产30例占15%;失败者20例占10%。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或外用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关键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 药物运用 临床分析

  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为抗孕激素类药物,能引起子宫收缩,提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有软化、扩张宫颈作用,米索前列醇使合成的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使胶原纤维降解、软化宫颈,对各期子宫均有收缩作用,两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将我中心2008年~2012年临床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终止早孕

  (1)药物及用法,400例患者停经时间≤7周,米非司酮片150mg单剂1次口服,或150mg分两天口服,于第三天清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

  (2)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①米非司酮的禁忌症:肾上腺疾病、糖尿病、肝功能异常;

  ②前列腺素禁忌症:心脏病、哮喘、青光眼、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或低血压、过敏体质、异位妊娠、妊娠剧吐、患有激素有关的肿瘤如:明显子宫肌瘤、乳腺癌、卵巢癌等等。服药前必须查血压、心肺功能、子宫大小、阴道清洁度、血分析、尿分析肝肾或HCG。

  (3)结果:服药后宫内胚胎组织物排出时间最短2h,最长72h,出血时间最短5天,最长为1个月。400例早孕完全流产360例,占90%,不全流产32例占8%,失败者8例占2%。

  2、终止10~16周妊娠:

  (1)药物用法:200例患者停经时间10~16周,用药方案3种:①米非司酮50mg口服,12小时1次、共2天,(总量200mg)第3天清晨于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6mg(3片),12h再次0.6mg最多可放4次;②米非司酮用法同前第三天清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如未流产,每隔4h重复口服0.6mg最多可4次;③米非司酮25mg每12小时1次,连服3天,于第4天清晨于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0.2mg,6h后再置米索前列醇0.2mg,可连放4次,以上3种方法流产效果无明显差异。

  (2)禁忌症与注意事项同早孕。

  (3)结果:200例患者完全流产150例,占75%,不完全流产30例占15%;失败者20例占10%。

  3、死胎引产:

  (1)服药方法:米非司酮25mg每日三次,空腹服用,连服两天后,于第三天清晨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3h不能分娩者可服米索前列醇0.4mg。

  (2)效果:共用于死胎引产55例,51例成功引产,占92.77%,4例无效占7.33%。

  4、紧急避孕:

  (1)服药方法:可以150mg、50mg、25mg、10mg不同剂量米非酮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72~120小时。

  (2)效果:分别以不同剂量各用于10例无保护性生活者、其中3例失败,分别为10mg组2例,25mg组1例,总有效率为92.5%。

  5、讨论

  米非司酮具有类固醇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抗孕酮药,具有强烈的抗孕激素活性,它在分子水平与内源孕酮竟争结合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导致子宫收缩;米非司酮可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促使宫颈软化、扩张;同时也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FSH、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维持的妊娠失败,导致流产。早孕的流产率达90~95%,流产后的出血一直是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在胚胎组织排出后数周仍出血;有的出血虽止,月经复潮后又淋漓不净,亦有月经复潮后又大出血者。出血的主要原因仍为绒毛残留,故对米非司酮配伍PG流产后出血者,一般认为3~4周不止时应适时清宫,对不完全流产而大出血者,需要急诊刮宫。故强调药物流产必须在有急救设备的医疗单位进行,在医护人员监护下使用,切不可让孕妇带回家自行应用,并应服药后及月经后密切随访,以确定流产是否完全。

  对于10~16同妊娠的特点是胎儿骨骼逐渐形成,子宫增大,羊水量日益增多,单纯负压吸宫难以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过去贯用的钳刮术,风险较大,出血多,易发生宫颈及宫体的损伤,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因此时羊膜腔偏小,很难准确进行羊膜腔穿刺。因此这一阶段妊娠的终止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在使用PG药物引产较为合适,但必须住院进行,引产成功率很高,如药物流产失败,可行钳刮术,此时宫颈口很松,便于手术操作,所以药物终止早中期妊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胎儿在宫内死亡后,孕妇体内的雌孕激素水平仍相当高,胎盘继续分泌孕酮,能够较长时间抑制宫缩、故宫缩不能自行发动以致死胎不能自然分娩。应用米非司酮有促宫颈成熟;扩张作用,另外可使血清E2明显升高,P显署降低,雌孕激素比例增加,使子宫肌兴奋,子宫阵缩。再配伍米索前列醇,促使分娩发动,可使胎儿顺利分娩。

  对于紧急避孕有实验证明,排卵前给予米非司酮可推迟或抑制排卵;黄体早期用药,可引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改变子宫内膜的接受性和胚胎植入;黄体期用药,可抑制子宫内膜发育。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对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影响,可使月经延迟,或于用药后出现阴道点滴出血,一般无需处理。

  参考文献:

  1、徐红,姚明霞,汪春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8).

  2、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子宫颈学变化.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522.

  3、苏慧,李娥,翁梨驹,等.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676-780.

  沈琼 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