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慢性病流行成因与预防控制方法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慢性病,流行,预防
  • 发布时间:2015-05-11 09:28

  摘要:随着环境改变、社会压力增加,国内慢性疾病发生概率也在逐年增加,而慢性疾病已经变成了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之一。因此为了提高预防控制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内当前慢性病学流行的一些相关原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有用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帮助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关键词:预防控制;慢性疾病;流行成因;诱因

  近年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约76%的城市白领人员处于亚健康状态,大约60%的城市白领人员处于过度劳作状态,仅有约2.5%的市民处于真正健康状态[1]。随着慢性疾病种类不断增多,近年来因慢性疾病而致死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生命安全。所以,为了帮助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率,保障人们的生存安全,需要进一步了解导致慢性疾病发病的一些相关影响因素,从而寻找找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

  1、分析当前慢性疾病流行的相关原因

  1.1食品安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演变成了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食品问题体现在:(1)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滥用农药、抗生素、激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人的身体器官功能。(2)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食品被相关毒素、相关病原体污染几率也有上升的趋势。(3)有些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在食品里边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物质,不仅骗取了消费者的金钱,同时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影响。食品安全存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慢性疾病流行,不断侵蚀人们的身心健康。

  1.2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变化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应酬增多,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给慢性疾病的提供了可能。喝酒、抽烟、暴饮暴食、挑食、加班熬夜、缺少运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身体代谢功能。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引发“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进而引发慢性疾病,非常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1.3精神压力

  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社交压力等都在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相关研究表明精神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和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癌症、脑出血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着很大关系[2]。另一方面,人们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压力下没有适当安排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同时心理压力也得不到释放,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紧张的状态下,造成内分泌失调,给慢性疾病发病提供了可趁之机。近年来,慢性疾病发病群体逐年向着低龄化方面发展,所以预防控制慢性病发病非常必要。

  1.4环境污染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大量工厂的建立,过度使用外界环境资源使得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相关数据统计显示[3],国内部分城市冬季雾霾天气严重,空气中直径≤2.5μm颗粒状物体含量每年都在增多,PM2.5、AQI检测指标均表现出严重超标现象,长时间生活在环境质量不佳的环境下,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另外,国内部分地区SO2污染物指标也存在超标情况,从而造成酸雨现象,导致该部分地区土壤、河流发生酸化,使当地饮水、土壤等造成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

  2.分析预防及控制慢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2.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

  紧张的生活步、高压力工作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撑,因此坚持锻炼身体非常重要。适当的锻炼能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当今社会,细菌、病毒种类在不断增多,因此为了杜绝这些细菌、病毒的干扰,有效预防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相关部门应该定时根据季节发病特点来向社会公众宣传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进一步帮助督促市民积极预防慢性疾病发生。

  2.2严防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是导致慢性疾病发生的一个影响因素,因此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4]。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一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监督,防止不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宣传食品安全以及健康饮食对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公众的工作配合积极性,从而真正起到严防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大众能购买到对身体无害的绿色食品。杜绝各种激素、添加剂等物质的食用,实现从“口”杜绝慢性疾病发生。

  2.3重视环境保护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人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空气质量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创建一个健康、污染低的生产环境,从而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针对水污染严重的地方应首先解决,帮助存在找问题源头来帮助解决水污染问题,确保居民饮食安全。对于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应重视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外出应做好预防工作,可以通过携带防护口罩来达到降低呼吸污染气体的目的,从而实现预防控制慢性疾病发生。

  2.4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以及娱乐设施的建设

  从社会公共卫生工作做起,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基层卫生设施建设投入,尽可能确保社区都设置有相应的卫生所,从而方便病人及时就诊治疗,确保病人发生小病小伤时能获得及时的治疗。在社区建立卫生所还能方便居民及时了解到各类慢性疾病想治疗,使居民了解到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达到预防控制慢性疾病发生的目的。加强娱乐设施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号召居民能在繁重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进行适当的娱乐放松,同时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帮助缓解精神压力、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远离慢性疾病。

  3.结语

  综上所述,慢性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在身体出现不舒服时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从而达到预防控制慢性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秱.当前慢性病流行成因与预防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05):236.

  [2]李媛秋,杨剑,吴顶峰,周莹,苏靖,王九民,王林.健康传播视角下慢性病防控报道内容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6):501-503.

  [3]赵淑军,彭江荣,蔡恒.慢性病流行现状与基层防治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1):55-57.

  [4]亓晓,张普洪,张勇,万霞,杨功焕.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214-217.

  赵雅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