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低迷的罗非鱼养殖行情下,思路决定出路,笔者通过江门市场一个持续多年盈利的案例让养殖户理解放养模式的重要性,配合近乎完美的日常管理细节,盈利不是问题。
尽管罗非鱼价已跌破成本价,但市场上总有一些持续赚钱的养殖户朋友,他们往往更关注鱼塘的综合效益。以下通过一例罗非鱼养殖连续多年盈利的案例向读者展示立体养殖的优势,希望能给养殖户朋友带来启示。
首先,投入鱼塘的饲料,先被在水面上层摄食的罗非、草鱼吃掉。其次,罗非、草鱼的排泄物和剩余的饲料经由水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培养了藻类和浮游动物,成为水体中层鲢鳙鱼的主要食物来源。然后,鲢、鳙的粪便和残饵成为水底生活的鲤鱼、鲫鱼、鲮鱼的食物,形成了科学的食物链,这是鱼塘大混养的优势所在。近几年,亩投喂量越大,水面鱼、底层鱼产量越高的观念也得到了市场上很多养殖户朋友的认可。但建议养殖生产要根据当地的市场大环境进行调整,而并非什么鱼价好就养什么鱼。
表1呈现的是谢老板2011-2014年的养殖数据,连续4年亩盈利在3800±500元。从表2、表3呈现的2013年和2014年的放苗信息可以看出谢老板同别人的养殖差异:
1、大头放养规格比市场同期大1-2两,密度合理;
2、鲮鱼放养规格(100尾/斤)远超市场平均水平(7-8朝,约1800-2800尾/斤),养殖密度(3500-4400尾/亩)远高于市场(1000-2000尾/亩);
3、亩投喂量(1.0-1.5吨/亩)高于市场平均水平(0.6-0.8吨/亩),谢老板养殖罗非鱼采取一次放养多次起捕的方式,在起捕第一网或发现投料区水体浑浊后,会增加颗粒料比例,主要考虑到鲮鱼的摄食,直至干塘卖鱼,并在此过程中对鲮鱼进行打样,确保鲮鱼达到上市规格。
各品种的利润贡献程度,罗非鱼为41%、大头22%、鲮鱼21%、鲫鱼7%、草鱼5%、白鲢4%。表1也显示,谢老板的罗非鱼产量在这四年里起伏比较大,但是,大头、鲮鱼这两条鱼的产量都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大头、鲮鱼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罗非鱼养殖的利润,笔者的理解是罗非鱼价格较好的时候这两条鱼可以让鱼塘利润更可观,而罗非鱼价格低迷时仍可以保持鱼塘不亏或盈利。
文/江门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杨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