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柳青:人生是多面的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滴滴打车,上班族,柳传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0 16:26
从投行高管转型为移动互联网企业“滴滴打车”总裁,柳青完成了一次大跨界,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平均年龄27岁的企业,我一个人把平均年龄拉高了好多。”这么大的转折,意味着她之前的一切都已归零。
大概三年半前,一款名叫“滴滴打车”的应用软件逐渐在上班族的手机里流行起来。后来,因为简便好用,解决了长期以来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款软件很快占据各种人群的手机,包括大爷大妈。
去年夏天,滴滴打车又推出新业务“滴滴专车”,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叫到各种档次的滴滴专车,让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高端商务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原本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最让人头痛的“打车难”、运力不足等问题,被一款软件迎刃而解。于是,大家不禁好奇,这款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软件,背后到底是谁在推动呢?这个人就是柳青——柳传志的女儿,富二代兼创二代,一个从高盛金融才女到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从投行高管转型为移动互联网企业“滴滴打车”总裁,柳青完成了一次大跨界,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一个平均年龄27岁的企业,我一个人把平均年龄拉高了好多。”这么大的转折,意味着她之前的一切都已归零。
不只是所谓的“富二代”
尽管柳青更多地还是被贴上“富二代”的标签,大多数时候被掩映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但是,她与部分“娇生惯养”的富二代完全不同。“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他培养了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让我受益终生。”柳青曾讲道。每当谈起自己的父亲,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很幸运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1984年,柳传志下海创办联想的时候,柳青只有6岁。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都很忙,同在联想打拼的母亲也很忙。这个时候,年长8岁的哥哥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不仅送她上学,还替父母去开家长会。在柳青的记忆里,除了父母亲的兄弟姐妹之外,经常到父母家里走动的就是联想的同事了。
2000年,柳青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赴美,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高盛亚洲有限公司。
重新定义自己
2008年,柳青成为高盛亚太区执行董事,并于2012年升任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是高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她在高盛任职12年之久。
2002年,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就业形势惨淡,高盛所招聘的初级研究员的名额缩减到6个,作为曾投资过马云、马明哲、江南春的顶级投行,高盛本就受到毕业生的追捧,名额的缩减让竞争更为激烈。当时,为了准备18个面试官的面试,柳青几乎熬了整个通宵,天文地理,把能准备的都准备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到了最大的老板面前,本以为马上就“拨开云雾见青天”了,谁知整个大老板在考完技术问题后,又注意到简历最后一栏的“兴趣爱好”写着唱歌,就顺口说了“一句你喜欢唱歌,那就现场唱一个吧。”
接着,柳青选择了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唱完后,才算水到渠成了。到后来柳青才知道,老板是在考验她的反应速度和综合素质,专业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而招聘名额的缩减,也意味着工作强度的加大。据柳青介绍,在她刚进入投行的第一年,基本上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最高纪录达到140个小时。
在高盛,一路升迁,不可避免会有人质疑与她父亲有关。对此,柳青总是笑着解释,高盛的天条是不去讨论每个人的背景是什么,有一个同事在跟她共事几年后才惊讶地发现她是柳传志的女儿。一直以来,她都有点介意别人提自己时总会先提到她是柳传志的女儿,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小孩,才没那么排斥。“可能是我原来没有那么自信,还在寻找自己是谁。现在足够自信了,我觉得我自己已经能够定义自己了。”对此,柳青曾这样讲道。
入主滴滴打车
在高盛工作了12年,滴滴打车出现了。
2014年7月28日,柳青正式加盟滴滴打车,出任首席运营官(COO)一职。其实,柳青起初是代表高盛想要投资滴滴打车,但滴滴打车当时不缺投资者。柳青的一位高盛同事讲,“她是一个多月后决定加入滴滴的,这个细细想来其实比较像她的性格,特别能够理解。在高盛做投资,为投资人赚钱、为高盛赚钱、为自己赚钱,这不能让她成为一个更完整、更饱满的个体,不能让她完成对自我的追求,她一定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确实,柳青就是这样一个人。
但是,之后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且不提工作内容,光是工作条件就天差地别。滴滴的工作条件实在一般,一间办公室,用封不到顶的半透明玻璃墙隔成两半,一半归CEO程维,一半归总裁柳青,两边说话都互相听得到。
此外,以前出差都坐头等舱的柳青,到滴滴后只能坐经济舱。于是她也学会了在经济舱门口早早排队,目的只是为了抢到一个离座位最近的位置放行李,以便下飞机时也能迅速拿回行李离开。
对此,柳青表示,“原来我以为我可能有些面子上的、心理上的落差,现在一试,还行,没有觉得怎么样。”在2015年2月4日举行的滴滴年会上,正式宣布柳青出任滴滴公司总裁,她将负责更多公司日常业务运营,这也意味着滴滴公司由此进入了公司创始人程维任董事长、CEO,柳青任总裁的管理模式。
“我不是女强人”
尽管和高盛相比,滴滴的条件不太理想,但是柳青觉得,在滴滴,她找到了归属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家相信的东西跟我相信的东西是一样的。比如像我原来投行的朋友圈子里面,大家都很有趣,都是游历过名山大河,受过很高等的教育,而我来到滴滴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氛围,让我觉得我在做一份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创业让我觉得很自豪和骄傲,这种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但她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女强人,因为她认为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只是不同的机遇能够让你的另一面逐渐得到释放。“比如,以前作为投行的高管精英,我和客户展现的都是非常犀利或者是非常缜密的那一面。但是到了滴滴,我可以展现出更自然平实的本色,就是性情的这一面。”
柳青曾说:“个人选择一个新行业和投资选择一个新行业是一样的,都要看规模、看发展速度、看社会效益、看战略价值。”她相信从一篇文章上读来的一个观点:工业社会需要的是理科生的分析头脑,而现在这个时代,要求的是高敏感和高感性的人群。投资人上来会问,你们什么时候会赚钱?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得用高感性的方式去理解。
“你得去想象未来,比如Snapchat(一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学生开发的“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甚至Facebook,你几年前去理性分析,没有人去投资它的。职业经理人得是理性的,而创业者是需要一定的感性的。一件拓荒的事情,需要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去做,我觉得我是。”柳青表示。
“人生一定是多面的。只有事业、家庭或者友情这三者中的其中之一,并不能定义你,只有把这些综合在一起,才能定义你的人生。”
文_本刊记者 邵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