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不是在发生收银台,是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想像不到的地方都能发生,这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的销售量。
十几年来,我们整个互联网的变化,应该说可以分为三个非常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信息阶段;第二个阶段实物阶段,在这一实物体电商阶段已经给零售商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三那就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在零售领域在“互联网+”后进入到了另外一个新模式,就是服务的变革时代。
主流变革
服务的变革首先体现在从个人化的提供者,开始冲击到主流的变革,一个打车的软件,像滴滴这样横扫了中国太多出租汽车公司,另外一种变革,就是新一代的产品已经注重走向了从C到2B的模式。因此,消费群体逐渐转向了80、90和00后。
因此,在竞争模式的变革中,企业还是要拿实物的商品打价格战,而更多的企业则是记住互联网的力量,通过O2O的方式,甚至是补贴,不断的用补贴的方式,来争夺用户用户,其实就在圈定它的垂直分类的用户,改变新一代的用户习惯,而进一步达到让它形成一个新的用户依赖。
目前,国家提一个概念叫全民创新万众创业,其实这个事情貌似好像跟企业关联不是很大。但是这是一个新的变革,原来行业或是企业原来是从上到下的改革冲击,在国家万众创业引导下则从下到上的冲击,甚至很容易去留住人才的互联网公司也在这个浪潮来临的时候,很多人开始了创业。
很多包括零售企业在内的传统公司,其实都是微信支付的合作伙伴。如何用互联网和我们的企业进行结合,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实际上就是把行业传统企业+互联网,可能是企业找到一把宝剑很锋利;也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互联网+企业,这更像是找到一本葵花宝典,是很痛苦的事情。
如何用互联网和每一个传统的企业进行结合,我们推出了一个智慧生活的概念,也就是互联网+的概念,实际上互联网+就是手机和企业所能带来的一些变化,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微信支付是一个帐篷,一个沟通的工具,一个定位的工具,一个营销验证的工具,支付的工具,甚至是服务的工具。
支付商业模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于支付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其实就是三件事,找到支付的用户,然后和他们沟通,然后通过支付模式进行交易。如果从一个产品和互联网的产品来看,特别从微信的角度来看,帐号、流量,是在做用户的事情,服务和社交,是在做沟通的事情,支付和数据是在做交易的事情。
目前,微信支付只有100多人的团队。但是,我们有一个核心的理念是什么,没有把支付当成支付来做,产生交易只在两秒的时间完成,但是前和后,包含了太多东西。首先就是一个连接和流量的事情,现在基本上大家都有微信,从一个产品的角度来看,每个消费者的脑袋上都顶着一个帐号,都顶着一个移动的ID。微信支付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把这些ID都收集起来,对应互联网就是流量,事情很简单,很多都在做二维码,其实在做一件事情,搜集用户,比如通过扫码和wifi连接等等。
连接之后就是第二个阶段,实际上是社交和服务,过年一天发出了10亿个红包,就是交易加传播,是一个商业的产品。其实红包这个产品,在企业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组织一个会议,可以通过一个发射器,可以把很多东西发在手里,也可以摇出一个会议的信息,甚至在博物馆里面可以拉出博物馆的解说信息,都是通过手机和线下的接触信息。
但是对于企业的服务和社交,不全都是点对一个面,或者面对一个点,而是点对点的营销。一旦和企业做一个精细化的时候,就会做营销,加上关系的应用,人群都已经主流的消费群体,进入了80、90和00后,如果没有乐趣,不好玩儿,那这个生意也就做不长了。
如果消费者想体验一个商品是如何通过关系链来传播的,请打开微信,这个时候消费者就变成为一个商店,消费者就转变成了销售者。
可以看到,原来的支付是人买完单离开,就真的离开了。但是微信支付则是消费者买完单是为下一单打基础,因为支付是顾客和企业搭建的一个信息桥梁,这是新一代支付的理解,每一次支付都是一次沟通,都是一次起点,都是一个数字化顾客的开始。所以说多新一代的技术工具来临的时候,能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
创新
微信支付不是在发生收银台,是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想像不到的地方都能发生,这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的销售量,相信做商业的人都知道和了解,当新一代的工具来临的时候,能大大的降低企业的损耗。
如果把上面的这些技术模式方案加起来去做创新,特别是零售行业里的业务逻辑进行移植和充足,就变成了每一个行业的智慧方案。
从零售业上看,整个行业也一直在进行着创新。大致有三种方式,第一个是企业自己搭一个电商平台,第二是企业入驻一个电商平台,第三个以自有的中断门店和线下流量为核心优势,建立智慧零售服务体系。
这种创新的关键词是把原来的商品完全做成一个电商,再卖商品,而是向人和服务,进行转移,才能真正的把这一个方案串叠起来。
微信给用户搭建一个相对感觉智慧性的商业平台,背后则提供数据的支撑平台和一些技术支撑。在数据方面,通过从最初的数字化顾客,关注到消费者的消费逻辑,包括它的地理位置性别等一系列的事情,逐渐已经在完善化。可以看到在某些零售的品牌里面,商家在建立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把二维码下沉到每一件商品上,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支付的,国内一线的服装品牌则可以通过这个解决它的调货问题。
此外,百货方面,还可以把同到店到连接到营销到支付会员服务等一系列的都可以建立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
在某种程度上,微信在做商业上,微信希望能做一个连接器,能把移动互联网和很多商业进行连接,行一个新的叠加,创造一个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玩法,从而产生新的商业逻辑。
文/耿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