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路可退》Rubicon潮得很有品
- 来源:电视指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无路可退》,有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0 16:00
出品了以上所提到的这两部近两三年来最牛叉剧集的AMC,已经活脱是另一个HBO了,仅以这点来看,从2008年即开始酝酿的《无路可退》理所应当成为年度必看大剧的级别。
《无路可退》的故事主线乍一看像是那种美国影视作品中很“流行”的“小人物卷入足以撼动国家安全根基的政治阴谋”套路:纽约市一家政府情报机构的情报分析员Will Travers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情报线索,然后告诉了自己的老板兼岳父,而转天岳父便死于一场蹊跷的火车相撞事故,接下来他便一头扎进这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慢慢揭开惊人的背后真相......
虽然题材可称“流行”,但以喜好“玩情调”而出名的AMC可不会让故事走入“抛出谜团再深化复杂再慢慢揭秘”的常规路数(如果你还记得2006-2007年那阵悬疑剧最鼎盛时期的《逃出审判日》(Day Break)、《失踪疑云》(Vanished)、《亡命天涯》(Runaway)、《脱罪》(Traveller)和《九连环》(The Nine)等剧的话你就会知道那个大概的路子),相反,这部悬疑色彩浓厚的剧集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竟然是一种令人发指的沉闷。那些要紧的悬念,也就是十足的“戏肉”每集都给得很少很少,该剧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一些几个分析师忧心忡忡地谈论些不着边际的国家事务或家长里短上,同时,描述男主角Travers了无生趣的生活和他在那间比自己还无趣的公寓里走来走去吃饭睡觉的画面也占据了太多太多时间。《无路可退》的沉闷和缓慢使之成为了一部注定不讨喜的作品,坦白说,就连笔者也深受其苦久久无法入戏,若非对AMC这块牌子的信任,可能早早地也就放弃追看了,但,多亏了短暂的“忍耐”,让我终于在第4、5集之后找到了期望中的惊喜,我发现,这部剧做到了一件很牛的事情:
这种特有的沉闷,在一段时间的沉淀发酵之后,竟生出了一种迷人的“沉闷美学”。剧中的男主角Will Travers作为纽约市美国政策研究院的一名情报分析员,他整天都被不计其数的敏感信息所包围。替美国政府研究一个又一个“搞好稳定”或者“破坏稳定”的政策,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不能对任何人提及自己正在日夜操劳的事情,甚至不能与陌生人说话。久而久之,他身边的亲戚朋友越来越少,他几乎成了一个隐士。剧中大量对他枯燥压抑生活的描写,让这样一个特殊职业者的绝望使观者感同身受,甚至主演JamesBadge Dale那张表情极少堪称木讷的脸都会因此而丰富可信起来。故事的主人公既不懂“犯罪心理”,也不会“识骨追踪”,更不是“超感警探”,牵动剧情的线索,是如同“小强填字”一般的资料分析,那么华丽的推理和紧张的节奏显然对这个题材是不合适的。
如果只是放慢节奏,自然还构不成这种“沉闷美学”,《无路可退》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剧的镜头语言实在是太棒了。以该剧的第一个镜头为例:一片宁静的白色中跑来的孩子,持续的运动方向带入要介绍的环境,整体宁静肃穆的色调如《冰血暴》一样漂亮;第一个亮色的女人出场和捉迷藏的孩子构成清新的环境,然而与此不协调的,是蒸汽中的痛苦老人,镜头开始不易察觉地运动,继而,老人开枪自杀......此外,大量的方形构图、镜像的使用和逼仄的角落让主角始终在“不安的框体”中出现,活生生一副“人在途”的真实写照。至于雨雪风等环境辅助和光线的运用更不用说了,完全是教科书级的讲究。
《无路可退》沿袭了“狂人”和“毒师”的精致情趣,却又开发出独特的美学境界,是难得的可以自成一派的作品。可是,我并不会给它贴上“秋季档必看新剧”的标签。毕竟,这是一部门槛有点高的美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