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尉明,在规模猪场圈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位资深人士。2015 年初尉明从天邦股份副总裁位置离职,创立了一家第三方托管公司——上海盛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盛成养猪生产管理咨询服务中心)。公司笼络了一批一流的畜牧生产技术、管理人才,定位通过数据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丰富的实战经验 、系统和全面的服务体系 ,帮养猪企业实现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到现代专业化管理的转型。
历经两年发展,现服务区域遍及北京、浙江、安徽、湖南、河南、广州等省市,托管母猪数超过 2 万头。
谈合作只要了 3 天时间
上海盛成创始人尉明在畜牧行业有着非常资深、亮眼的履历:尉明博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后赴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留学,获农业与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又赴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受聘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两年动物科学研究工作;于 1995 年任职 PIC 欧洲技术部研究经理。1996 年,尉明受 PIC 派遣回国筹建 PIC 中国种猪改良有限公司,任八年PIC 亚洲区技术总监;2004 年至今,尉明先后任吉林华正、新希望、六和养殖事业部总经理、艾格菲首席运营官,以及天邦股份副总裁。养猪理论不能不说深厚,实战经验不能不说丰富。
目前盛成定位于第三方托管公司,客户为 1000 头母猪以上的非集团规模化猪场,主要通过 PSY、MSY、成本指标的效率提升,与客户达成考核协议。除此之外,还为一些饲料、动保企业提供顾问服务,比如帮助其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并整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其独创的“区域健康养猪生态圈”。
盛成在山东的第一个客户是山东广耀牧业集团,仅仅经过一次谈判,前后3 天时间,就签订了 1500 头母猪场的托管合作协议。一方面说明市场有刚性需求,一方面也反映了盛成自身的实力。盛成在广东的第一个兽医服务项目是与广东龙川种猪场签订了健康服务协议,不到半年,该合作就升级为全面托管合作。尉明说,与兽医服务相比,全面托管有人驻场,管理指标更多,能够保证方案执行到位。目前公司的客户80% 以上为全面托管合作。
资源整合:区域健康养猪生态圈
目前不少托管公司把新晋的饲企托管大军看做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得益于上下游丰富的接触经验,盛成选择与饲企资源整合。当前不少饲料、动保企业正在由小猪场客户向大猪场客户转型,需要重新定位销售对象,而盛成有能力帮助这些企业转型,帮助其建立技术服务队伍,或者托管客户。也正因如此,尉明提出了盛成的“区域健康养猪生态圈”概念。饲料、动保企业与托管公司一起建立区域客户的长期、密切的新型合作关系,打造企业的区域优势。
目前盛成已经打造了一批案例。盛成曾与浙江天鸿生物公司负责人一同拜访了龙游县健春牧业,并达成了合作协议。这是双方合作在浙江龙游开发的第二个客户,由盛成派出一位技术服务经理和一位技术服务专员进驻猪场。
2017 年,盛成与与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合作期三年,从 2017 年 2 月 1 日开始,盛成公司将向四川恒通提供咨询服务。 四川恒通将市场销售从渠道向大客户、项目和生态圈建设方向的转型,盛成公司将提供服务支持。
尉明认为,一些饲料、动保企业正在向大客户转型,如果托管公司能够抓住机会,联合多家企业,就能够实现大家一起生存发展。
系统设计是最大的优势
尉明认为,上海盛成创业有两个优势。一是第三方平台,能够坚持 PSY 等技术指标考核。成本考核比较困难,因为要考虑饲料价格波动、用药价格、产品质量差异,出现问题可能性更高。但是 PSY 指标则很简单,不容易有矛盾,适合不附带产品的第三方托管公司,这也是派普斯通等外国托管公司一贯做法。
二是核心优势,盛成能向客户提供全面、系统、务实的系统服务(生产技术、营养饲养、生物安全、兽医、环境控制、遗传繁育、管理规范、员工管理等),而且做到了经营权、决策权的有效区分。盛成举例说,公司曾经帮一个1300 头母猪场在 3 个月内从 42 名员工缩减为 28 人,帮助猪场设备改进、优化母猪群。表面看,这些事情离不开猪场老板的观念改变与投资,但这也是托管公司带来的改变,也是其价值所在。“有时候,托管公司用了很多综合手段把事情做好,外界看来却很简单。其实托管公司没有绝招,只是大多数做不到规范标准。”尉明说。
2015 年后,是饲料、动保公司做托管业务井喷的时期。尉明认为,上游企业进入托管,前期必然对客户量有要求,所以成功率会打折扣。而第三方公司可以先精心培育一个客户,得到客户信任,再做成标杆效应。经过两年的发展,盛成已经度过前期的生存关,进入了盈利期,说明托管模式复制已经成功。(责任编辑:吴昊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