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曾发过一篇题为《当心!能让水色快速变“好”的肥水产品可能加了化学染料》的文章,文章中提到,有的肥水产品用下去一天之内水色就能变成所谓的“茶色”“黄褐色”水,并且保持很多天颜色一成不变,有的只是多加了腐殖酸钠而已,有的可能还加的有其他化学染料。
没想到,这种“染色”肥水产品真的在江湖现身了!
近日,又有养殖户反映,今年有一种所谓的红粉肥料(也有称为蛋白肥料)非常受养殖户青睐,这种肥水产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只要洒到池塘里,水色立即变得绿爽而且可以持续十天以上水色不变,就算是阳光充足,水草快速生长阶段,水色依然很稳定。这么神奇?
据养殖户介绍,他们在蟹塘中使用这类产品,池塘中出现黄壳蟹和“拉眼睛”的情况就越严重。其表现特点是:虽然水色很漂亮,但显微镜镜检下根本没什么藻类。而搭配了其他正规培藻产品使用的池塘,显微镜镜检下可以看到藻类,正规培藻产品使用比例越大的,《农财宝典》-新渔网综合报道(微信公众号:ncbd0000)藻相越好!而且把问题池塘里的“黄壳蟹”放到溶解氧充足的水体里,几个小时后河蟹的颜色就能恢复正常。“当水体颜色漂亮,实际上没有什么藻相时,也就是水很瘦,河蟹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亚缺氧的环境中,后果可想而知!”
综合分析一线养殖户反映来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推测染色肥水产品又死灰复燃,在水产养殖中用来肥水就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为它的原料中有一种成分有染色功能,用下去后水体立即变为嫩绿色,养殖户肉眼无法分清水体里面的是藻类还是染料。
为了印证推测,有养殖户买了这类产品来做了个简易的实验,取了0.02克产品溶于塘水中,水色立即变靓(如图)。三天后镜检,几乎无藻类。业内人士总结了染色肥水的五宗罪。
针对“染色”肥水产品导致黄壳蟹和“拉眼睛”的情况加剧的问题,蟹行家也有话说——
安徽当涂县大陇乡农业服务中心严爱平:对于染色假肥问题,实际上是不法厂家和不法经销商对一些无知养殖户的一种欺骗行为。染色水仍然是瘦水,保温能力弱,前期水浅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应激反应,本质上与水浅的情况下温差变化造成河蟹脱壳不遂没有区别。
市面上正宗的氨基酸生物有机肥水溶性好,容易被藻类吸收利用,成为藻类扩繁的营养物质。一般刚泼洒后,两天内水色较浓,以后逐渐变淡,被藻类吸收转化利用后,水色呈现为优势种群藻类的颜色,如硅藻成为优势种群水色呈茶褐色,小球藻成优势种群后水色呈嫩绿色。一段时间后,如果肥料供应不足,水色将再次被淡,这很正常。如果肥料下塘后,水色长时间保持肥料的颜色且没有光泽就不正常了,基本可判定用了染料假肥。
假肥基本以染料为主,到底什么成分我也不太清楚,对水产品及产地环境有没有害只有生产厂家知道,但是至少没有什么营养成分,肥水的效果也极差。它所表现的长时间水色浓纯粹是假相,至少延误了养殖户的生产管理适期,对养殖水产品和产地环境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行为理应受到打击。
两个问题不是排他性的,论主因水浅温差变化大是根本。
北京水世纪翁建江:现在市面上确实有含有染色剂成分的肥水产品,不过这个染色不一定与虾蟹蜕壳有直接关系。该染色剂的作用是遮阴,河蟹因为钙吸收不足,有可能会跑到浅水区或者上岸去蜕壳。虽然它并不是河蟹蜕壳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这种染色性产品肯定是有危害的,因为无法判断水体颜色是被染色还是肥水或者调水出来的效果色,会影响后面的养殖规划工作。
可以起到遮光作用,同时还不具有多大副作用的,推荐腐植酸钠,它不只可以遮光,还有解毒作用,一些染料类的不建议使用。
田力:"染色调水"和"染色肥水"是两个概念。如果针对水透明度比较大需要遮光来控制青苔或趋光性比较强的有害物质藻类,好的染色剂是一种选择,算是"染色调水";至于"染色肥水"的产品,先看厂家所添成分和目的,另外养殖户也要提高自己的基本管理水平,色素水和藻相水在表观上还是有比较大区别的,前者没有"活性",水面光亮度差,最实际的随便测下上午和中、下午PH值差异就明白了,眼睛会欺骗人,没有相当成熟的经验和细心专注,就算水肥起来然后变了也不一定能及时发觉,所以有些塘口倒藻之后造成严重影响了才做应急处理,损失就比较大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