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肉影响有限,6月猪价不会大起大落

回看5月份,猪价依然延续下行走势。据新牧网猪价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4日,猪价从1日7.43元/斤一路跌到24日6.77元/斤,降幅达到0.66元。猪价指数也从121.96降到111.12。本月猪价已经跌至近2年来最低。对于后市猪价,行业人士认为不会大起大落,或有希望回到7元。

猪肉供应不减,猪价继续下跌

五月份猪价持续下跌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去年5月猪价涨价潮没能复制,反而一路下探。但事实上,分析下来,猪价下跌也并不显得离奇。首先是国内生猪产能继续恢复。农业部统计的生猪存栏信息显示,4月份生猪存栏比上月增加了0.4%,而能繁母猪存栏则与上月持平。

生猪出栏体重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处副处长张富介绍,1-4月国内生猪存栏下降1.7%,但出栏活重增加2.8%,所以国内生产的猪肉量只增不减。数据显示,今年4月,温氏肉猪出栏重已经达到121.59公斤,比去年同期头均增重5.49公斤,增幅达4.73%。也就是说,虽然猪的出栏量有所减少,但其实肉的供应并没有随之减少,因此目前猪肉的供应形势不是太严峻,猪价下探并不意外。

此外,需求不景气,猪价上涨乏力。

芝华商业数据分析有限公司猪价分析师袁松表示,据调研,目前存在猪贩收猪困难的情况。但是由于屠宰场给的价格也低,所以哪怕收猪困难,价格依然起不来。而这里面,屠宰场也有压力,当猪多的时候每头利润可以探得比较低,这样屠宰场总体利润还行。但是现在屠宰头数降低,由于需要将成本摊到每头猪上去,所以必须把每头猪的价差拉上去,所以市场上其实猪肉价格跌的幅度不大,但是猪的价格较低,所以中间屠宰场看起来价差拉大了,但屠宰场利润不高,他需要分摊成本。

株洲茶陵有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他目前这批猪,最开始的时候猪贩从7.5元一直压到7.3元,当他答应这个价格之后猪贩却没来收猪,猪只能一直压着,部分猪已经300多斤了。

另外,记者在湖南、广西等地走访时了解到,猪场环保清拆让局部地区猪价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广西有多位养殖户向记者反映,他们的猪场被限定在40天不到的时间内全部清空,而猪中介出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以中猪为例,全国平均价格在8-9元之间,但猪中介只给出了7元的价格。据湖南泊之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建忠介绍,湖南多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猪场清拆工作,他了解到有一个4000母猪规模场到处联系卖猪,而有一个几百头猪场被限定在3天之内清场,急于出栏给了中介压价的好机会。

集中出栏后,猪价仍有上涨潜力

袁松认为,当前猪价下跌很大原因是因为养殖户压栏。而当目前压栏的猪集中出栏到一定程度,猪价将会企稳。6月份猪价或许会有一波上涨,回到7元还是有希望的。但具体什么时候到来还说不清楚,可能是中旬也可能是下旬。因为目前6块多钱的猪价在今年来看已经是比较低了,下跌空间不大。

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也曾表示,目前来说5元猪价几乎不太可能重现。

回看五月份的猪价形势,饲料成本不算高,养殖户压栏,猪贩难收猪,屠宰头数减少的屠宰企业为分摊成本只能压价,也就是说目前是各个环节都要把价钱压下去,在中间产业链上的屠宰场、贸易商等的利润均不高,养殖户更是赚不到多少钱。因此,这波压栏猪集中出栏,待存栏减少之后,猪价将会开始企稳,甚至回涨。而随着天气逐渐变热,市场上大肥猪也将越来越不受欢迎,这也一定程度促使养殖户加快出栏节奏。

从农业部每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之前生猪和母猪存栏连续两年呈总体下降趋势,减少比较多,近两个月虽然略有回升,但总体来看属于杯水车薪,也就是说目前存栏量还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当出现一段时间集中出栏之后,猪价企稳并不困难。

记者从新牧网猪价指数监测数据中发现,节日效应或是后市猪价利好的因素之一。以经验来看,节日效应还是起作用的,哪怕今年以来猪价一直下行,在清明和五一前,猪价也有短暂的反弹。而目前到中秋和国庆双节还有三个多月,在这波集中出栏之后,养殖户会开始对节假日怀有信心并转而出现惜售心理,屠企遭遇收猪困难之后,自然会上调收猪价格。

进口肉和拆迁对猪价影响有限

正常来说,影响猪价的因素还有产能,但目前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因为猪的出栏重较大。中国生猪预警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许多养殖户人为改变猪的出栏周期,本来3月份就要出的标猪,被一直养到300多斤。辛国昌也表示,目前全国能繁母猪比高峰期减少20%。但每头母猪提供猪肉从1115公斤增加到1330公斤,增加了20%。也就是说,今年以来产能的下降被生产效率和出栏重抵消而并没有过多地影响猪价走势。

影响猪价的因素还有就是环保拆迁和进口肉。目前中央巡视组进驻各地,而2017年是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的最后期限,各地政府将加大治污、拆猪场力度,清退范围也将扩大,将继续影响生猪供给。然而,如中国畜牧业协会张广安所说,2016年中国进口猪肉309万吨,相当于进口生猪4005.8万头,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环保拆迁的减少量。

但在与环保拆迁相抵消的同时,市场似乎开始接纳进口肉对猪价的影响。袁松认为,今年进口和收储肉一样,大家很关注,但影响不会很大。去年进口增长比较多,消费比例今年确实多很多了,但再大也就百分之几的概念。而且,2017年我国生猪价格与欧美国家的差距将会比2016年有所缩小。农业部发布的4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显示,欧盟猪肉价格由2017年1月份每吨1516.92欧元回升至4月份为每吨1692.37欧元,环比涨8.1%,同比涨32.7%。因此,进口肉只能在进口集中的时候对短期内的猪价产生一定影响,正常情况下影响不大。

对于目前的猪价形势,袁松认为,如果饲料成本不上涨的话,还可以继续压,因为对目前的猪价来说继续压一压养大一点还是有利润的,但是猪价继续跌的话就不好说了。如果猪价继续跌的话,可能有些养殖户会挺不住而加快出栏。现在饲养周期会偏长的,二季度三季度的出栏体重估计不会比现在降太多。(何敏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