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风暴接踵而至,苦心经营多年的猪场不复存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彻底离开是一个理所当然却又无比艰难的选择。很多曾经的养猪人就此选择了改行。有的人去做了屠宰行业;有的人改行做饲料经销商、兽药经销商;还有的人因为岁数大了赋闲在家等等。不再养猪,人生也同样精彩。
转行屠宰业的王先生
“养猪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来自浙江杭州的王先生如是说。王先生曾经有一个年出栏4000头肉猪规模的猪场,至今从事养猪业已有二十多年。
王先生认为养猪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工作,他说到,看着仔猪从小养到大并出售,这种感觉是很欣慰的。可以感觉得到,王先生非常热爱养猪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他最开始在国营农场工作,到之后为一些老板养猪再到最后自己开猪场这一系列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现在的资产、成就等都与养猪密切相关,因此他对养猪业怀有深厚的感情。
王先生1991年从职业高中毕业之后便进入一家国营猪场工作,在此期间他边工作边学习,之后在浙江大学拿到了一个专科文凭。在换了几家公司之后,因为工资待遇一直不高,在2005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先生开始自己养猪。据王先生说,他养猪的那几年,正好赶上了养猪行情稳步往上升,在他自己当老板的这几年中几乎每年都是盈利的。
2012年,王先生的猪场因为环保问题被拆掉,不过因为前几年积累的财富以及政府拆迁赔偿的几百万,王先生目前的家境还算殷实。在猪场因环保问题被拆迁之后,因为浙江地区限养,想要重新找地养猪不容易,王先生不得不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养猪业,去了一家屠宰企业工作。之所以选择屠宰行业,王先生认为屠宰行业是养猪业产业链的末端,跟猪还是相关的,而王先生本身也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所以选择了屠宰行业。目前王先生在一家屠宰企业负责生产方面的管理,虽然不再养猪了,但他对目前的状况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不知所措的楼先生
然而并不是每个养猪人都能像王先生那样幸运。浙江杭州的楼先生从1990年开始养猪,至今已经养了二十多年的猪。刚开始楼先生在萧山种猪场工作,工作几年后楼先生和几个朋友合伙开始自建养猪场养猪。楼先生说,当时的环保要求没有现在这么严,而且人们也没有什么环保意识,粪尿污水就直接排放到田里。楼先生的猪场规模最大时有800头母猪。楼先生最初开始养猪的时候,猪场位于钱塘江边两公里内,因为当时的政府也没有什么环保要求,所以猪场一直可以存在。
2013年,浙江开始重视猪场环保问题,浙江省政府将钱塘江畔两公里内划为禁养区,楼先生的猪场因此被拆掉。对于当前政府的环保政策,楼先生认为,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政府在面对猪场环保拆迁时不能一刀切,经过治理达标的猪场应该保留。楼先生认为,当前的猪场环保技术做到零排放完全没有问题,例如有足够的消纳土地、将猪粪做成有机肥等等,猪场拆迁不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损失,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为政府之前对养猪业补贴了不少钱。楼先生认为,对于猪场拆迁,政府应该给养殖户足够的缓冲时间,要留有回旋的余地。
楼先生感叹,养猪这口饭是很难吃的,因为养猪的风险很大。以前养猪面临的两个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而如今,养猪人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却是环保拆迁,政府说拆就拆,根本没有为养殖户留有回旋的余地。在猪场被拆掉之后,今年已经48岁的楼先生已经几年没有工作了。对于他这个岁数的人来说,转行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
环保、政策的限制是这些人改行的主因
为什么经历过环保拆迁之后很多人不再继续养猪?楼先生也曾考虑过换个地方继续养猪,但据楼先生介绍,现在到处都很重视环保,重新找到养猪的地方比较困难,现在的地方政府也不欢迎猪场,因为养猪这个产业不能为地方政府带来什么效益,污染也大。在猪场因环保问题被拆迁之后,王先生最初的想法是再找一块地,将环保做合格之后继续养猪,然而,杭州地区基本上禁止养猪了,浙江省以及周边的江西、江苏等省也开始限养,因此没有找到合适的养猪的地。如果要继续养猪,只能去离杭州很远的贵州、四川等地去养。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王先生不想背井离乡,因此他选择了离开热爱的养猪行业。
其实很多人还是想继续养猪的,然而环保政策的高压让他们不得不放弃。据楼先生说,以前杭州萧山的规模猪场和散户有九百多家,现在被拆的只剩下十多家。
农财宝典记者在走访长沙的一些猪场时,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关于环保拆迁的话题。一些经销商告诉记者,当地很多养殖户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对于他们这个岁数的人来说,外出打工多是从事体力劳动,并且很多公司不愿意要他们这个岁数的人,除了养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一位动保企业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当地的政府在拆迁猪场时只给猪场留了三天时间来缓冲,而拿到赔偿的只是少数证件齐全的猪场,大部分被拆迁的猪场被政府定义为“非法”而并没有得到补偿。环保的大方向没有错,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不能简单的一拆了之。
国家农业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最近,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如果简单的关停养殖场、禁养限养,它不是发展,那是不发展。如果每个乡、每个县都这么想、都这么做,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没有臭、没有污染,但也没有肉吃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简单一关了之”。(李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