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创设浅谈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12-19 15:23
【摘要】高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的理念,接受新课改对我们的要求,更要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通过教师的行动去引领学生的活动,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觉进行更加高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在活动中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高效课堂;体育课;用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7)9-0010-01
高中体育的高效课堂是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了第一位,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运激励性语言,使学生体验到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感,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重点在教材分析这一环节多下功夫,多查阅资料,多分析教材教法。要将教材分析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起来,突出重难点,选择学生喜欢的、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只有教师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哪些内容是真正对学生有用的、对本课有用的且趣味性强的,一旦把教材分析透了,教学目标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就相应的多样化了。
一、因材施教,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受生活条件、性格差异、运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中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他们不可能有相同的学习过程,也不可能在经过相同的努力程度后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如果用相同的标准和进度来要求不同的学生,肯定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会影响部分学生对运动技术接受能力。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承认个体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分组教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学习加教师个别指导,来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在钻研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参与、愉快地去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他们终身的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二、坚持合理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展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及时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进步表现,并适当合理地予以表扬,尽量肯定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不足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教师的口头评价应该客观实在,不能随意激励和表扬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更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把学生的缺点当做优点来肯定,甚至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也无原则地加以肯定。
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个性是促进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会对一个人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一次体育课的武术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武术,于是我采用让女生观看男生表演的方式,结果男生做得非常认真,然后,让女生对他们进行恰当的评价,这样一来男生的成功感就大大提高了,同时也带动了女生的参与热情。体育课具有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如此热衷于从事体育运动了。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而服务的,身为教师,必须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及时更新观念,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做出自己应有的工作。
四、正确对待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特征,由于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本身就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心理特征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区别对待,因此因材施教是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体育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应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个性特点予以充分考虑。
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即使同一水平阶段的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安排教学内容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等,针对同一内容、面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性地练习,不能一味强求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非常关键。
总之,建立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我们经过不断努力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结果。当然,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发挥好在体育课堂上的引导作用,研究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有效措施,使高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早日形成。
参考文献
[1]嵇明海《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梅《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李子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