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13 16:1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网络大国和教育大国,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人类已经全面地进入了科技时代和网络时代。微课是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育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本文主要围绕着微课视频,和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地运用微课视频,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意见和价值。
1 微课特点
1.1 短时高效,内容精炼
微课的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够把正常需要45分钟以至于更长时间的大课,完整的浓缩成5-10分钟的课程,方便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重难点内容。同时,由于课堂的前1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微课完美地契合了这一时间点,以更为精要的内容与直观的方式将教学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课堂质量,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微课的辅助下,更为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1.2 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微课当中的知识点是由教师斟酌推敲后,选出最重要的内容并精心制作而成的授课视频。微课的教学内容通常只围绕一个知识点开展,目标明确,精简明了。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浓缩到10分钟以内,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了解到课堂核心内容。同时,由于学生针对性地学习相关内容,因而他们能够有效地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某一知识点的过程中达到加强理解程度的效果。
1.3 资源共享,随时可学
现如今已经进入可数字传媒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也切实的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当中。微课的主要传播形式便是以网络为载体展开的一种开放式的教育资源,任何人想学习知识,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网络中现有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研究,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新的学习模式。
1.4 容量小,内容多元化
微课以网络为载体,内容不局限于某一学科,呈现出多元化多种类的特点。相比于过去的书籍资料,微课的容量和空间都是以往的书本资料无法比拟的,微客容量小、课程全面丰富的特点更适合当前信息时代人生活学习节奏。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充分地了解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灵活应用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
2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2.1 导入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于自己没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在上课铃打响之后,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课堂中,如果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学生往往还未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也不能够高效地领悟教师讲解的内容,因此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导入部分,利用课堂导入有效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任务做好相应的准备。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在微课视频当中加入图片、音频、视频、文本资料等等资源,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应用自己的感官辅助自己开展学习任务,因而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强数学知识点的立体感、生动感和形象感,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点、数学内容的学习,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这里要注意到的是,很多的数学教师在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导入时,内容和形式的搭配不合理,资源准备的也不太充分,使得微课视频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新课内容的导入时,一定要进行提前的演练,保证在导入环节能够熟练、有效地去运用微课视频,让学生逐渐地适应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激发自己对于学习热情的同时,加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此不断的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制作一段生动的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当中,可以呈现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如:粉笔盒、魔方、快递盒、鞋盒、电视机、电脑等等,并且在物体下方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粉笔盒,是学校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物品,通常有正方体和长方体两种不同的形态。粉笔盒是用来装粉笔的工具……这样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的生活物体展开导入的教学环节,能够将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个数学图形赋予现实的意义,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抽象思维,使学生更加准确、形象的去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激发自己对于本课时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且能够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辅助自己开展后续的学习任务,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降低理解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你在生活的过程中见过哪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事物?”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地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从中选择一些自己最为熟悉的事物,应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这将帮助他们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进一步地调整,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探索的欲望,为接下来新的数学内容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创新导入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任务做好相应的准备。
2.2 教学中的应用
2.2.1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微课视频是教师综合考虑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因素,而制作成的一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频。但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课视频时,一定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减少视频播放的总时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凸显出微课视频的教学价值,让学生能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迅速地把握本课时学习的重难点。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拖沓的弊端。目前仍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微课视频的特点与含义,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录制下来,这严重不符合微课视频短小、结构完整且形式多样的特点,因而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利用微课视频展开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有所侧重点,不可顾此失彼,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当中教师提前录制了一些超市当中物品价格的图片和小票的图片,如,40g彩虹糖4.5元,56g木糖醇11.5元,43g德芙巧克力8.6元,100g乳酪面包5.8元,90g椰奶面包3.8元等等。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进行观察后,能够了解到小数可以用来表示价钱,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的每一部分代表了什么。因此,学生能够借助微课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并且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辅助自己理解视频内容,这将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利用微课视频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小数在生活当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具体,还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这门课程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2 利用微可展开对比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比教学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是因为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点、很多的数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通过对比或者是比较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并利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能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借助微课资源,教师可以开展生动形象的对比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因而学生能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折线统计图》和六年级上册的《扇形统计图》这两章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展开对比式的教学,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出这两种不同的统计图的特点与方式,并且利用语言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应该在什么情况下画折线图地图,在什么情况下画扇形统计图。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对比教学的开展,能够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比当中更好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把握数学知识、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且根据这些知识点制作成有趣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
2.2.3 利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时,教师力量综合的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水平,将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难点都纳入微课视频当中,并且将微课视频传送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微课视频的观看和练习,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这是因为,学生在观看微课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因而他们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专门做成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当中对学生容易出错的例题进行示范。如,可以以“如何确定间隔数”作为微课的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该内容的过程中,明确通过怎样的方式对间隔数进行确定;可以以“不同形状的植树问题”作为微课的主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了解不同的植树形式,这将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了解全面的植树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在针对性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微课学习成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积极地同教师进行讨论,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决,这将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微课学习效果,这对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
2.3 作业中的应用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逻辑性、抽象性和科学性,小学数学教材当中包含有很多研究数量关系,研究几何变化的基础知识。学生要想真正的掌握这些数学基础知识,必须不断的进行练习、复习与巩固,这同时也为数学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布置作业时,如何利用有限的作业量挖掘出学生的无限可能,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将微课视频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例如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网络型、新颖性、存储性等特点,为学生创新作业的模式,改变学生对数学作业枯燥、死板的印象,增强学生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制作动态的数学作业,“动物园里面有一个深为4.5m,长20m,宽6m的乌龟池,现在这个乌龟池进行翻新,将这个乌龟池的四周抹一层水泥。如果每平方米所需要水泥6kg,那么如果将这个乌龟池全部翻新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在微课视频当中有关于动物园的景象,还有乌龟在水里游的视频,这样的动态视频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迅速被数学问题所吸引,积极的进入数学问题的思考当中。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数学作业,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认知,让学生对数学作业有一个全新的改观,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抗拒心理,还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数学作业的质量、效率,以及完成率。
3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有效地运用微课视频,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涌现出浓烈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制作微课视频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数学学习水平、实际爱好出发,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制作出有效的微课视频。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制作微课的水平,让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价值和意义。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2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市城关区华美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