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天津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之路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天津,养殖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1-05 19:11

  7 月至10 月以来,天津市涉渔区 域人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陆续上市。市 场价格30 多元/ 斤的大虾,往往人们 都会一次性购买3-4 斤。这些虾一般 来自西青区、北辰区、宝坻区、武清区、 滨海新区等地,外塘养殖为主。由于天 津的地理、气候原因等,往往鲜虾口感 更加鲜美、营养更丰富、肉质更紧实, 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天津作为北方南美 白对虾的重要产地之一,为北方甚至全 国的对虾供应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于是 笔者走访了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所长包海 岩,向她了解了关于天津地区的养殖情 况。

  天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变化

  FAM :天津的水产养殖是什么结 构?今年整体的情况如何?

  包海岩:天津的养殖品种主体是 南美白对虾,其他像中华绒螯蟹(河蟹)、 大口黑鲈等一些淡水鱼类也有在养。南 美白对虾的养殖主要以外塘养殖为主, 采用精养塘、大水面土塘或大汪子形 式,海水、淡水养殖都有,但因为天津 属于退海地大多都是半咸水养殖(盐碱 水)。除外塘养殖以外还有工厂化养殖, 主要以反季节养虾为主。因为现在正处 于外塘出虾的时节,工厂化养殖也开始 了投苗,所以具体的养殖情况还没有系 统的统计。但目前来看整体效果还算良 好,成功率较去年有所提高。部分土塘 养殖亩产量500-900 斤,这一产量能够确保养殖户赚到钱。工厂化养殖情况 相较之下不太乐观,现在很多地方地下 水不允许使用对海水工厂化养殖影响很 严重,很多车间今年都没有投产。

  FAM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法》 要求,各地区都在进行“三区”划分, 天津进行的如何?

  包海岩:天津市积极相应国家要 求,三区划分已经在进一步落实,合理 划定限养和禁养区域,根据滩涂养殖规 划,每个区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进行划 分,最终汇总起来。到目前为止,天津 的养殖区已经从最高峰的64 万亩缩减 至35 万亩左右,其中白对虾现养殖面 积约占20 万亩,预计养殖水产品总产量可达26.5 万吨。为保证水产养殖的 绿色可持续发展及水产品食品安全,天 津正在大力推广稻渔立体综合种养模 式,以稻田养蟹为主。去年综合种养的 面积有20 万亩,今年已经扩大至50 万 亩,河蟹的产量平均达到30 斤/ 亩以 上,一般稻田亩效益增加了300-500 元, 部分稻田亩效益增加了700-800 元。

  今年稻田蟹养殖遍及10 个涉农区且财 政部门对核心重点示范户每亩补贴200 元,2020-2021 年市财政局总共安排资 金2000 万元(数字不确定),大力支持 其发展。过去很少养殖河蟹的武清区、 静海区等也开始了稻田蟹养殖,明年其 养殖面积还将继续扩大。

  新形势对天津水产养殖业提出新要求

  FAM:天津水产研究所(推广站) 目前都在进行哪方面的工作,未来的规 划有哪些?

  包海岩:目前主要的工作一是稻 渔立体综合种养的推广,从今年的情 况来看效果良好,明年将会扩大推广 面积。二是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尾水处 理,遵照海水尾水排放标准,探讨和 寻找更完善的尾水处理方案。此外, 继部分养殖企业的地下水不允许使用 以后,《天津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 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意味着工 厂化养殖的热能和淡水来源双双面临 短缺现象,这也意味着其成本的提升,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运作电厂余热淡水 供应工厂化养殖的工程,但具体结果还未可知。三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服务 工作,经过多年的推广宣传,天津对 于虾苗的检测已越发重视,市研究所 服务渔民的生产性检测也是完全免费 的。接下来的规划除现有工作继续稳 定进行以外,还要在种业方面下功夫, 今年是种业年,需要打好翻身仗。一 方面要做一个全天津市的种业普查, 另外也在着手建立种质资源库。

  写在后面

  发展绿色生态养殖方式,不仅可 以降低水产病害出现的概率,提高水 产品养殖成功率,还能够保证其食品 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绿色、健康的 水产品,促使水产行业向绿色、可持 续的的方向不断前行。稻渔混养一水两用一地双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丰富市民菜篮子的现代都市农业 发展重要方式之一。此外,近年来“津 产”良种的推广也受到了农户认可,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建立畜禽水产良 种繁育基地50 个。今年8 月,天津市 农业农村委员会、天津市水产养殖种 质普查工作办公室还召开了天津市第 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调度 会,可见其对于种业的重视程度。按 规划,“十四五”期间天津市还将完善 提升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创新选育一 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培 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种 业企业,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和普及 率。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通过 各方努力,我国种业未来可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