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矛盾分析法的小学道德教育探讨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矛盾分析法,小学,德育
  • 发布时间:2022-03-25 11:08

  摘要: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样也是如此,基于矛盾分析法讨论小学道德教育,意义重大。文章先对小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又论述了小学道德教育的策略,旨在利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具有特殊性,任何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之中的矛盾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性质和特点。正确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利用矛盾分析法解决小学生道德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道德教育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教师、学生、教育影响以及学校家长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小学德育课程中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产生了多个问题。第一,家长与教师对德育的忽视。现在社会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家长则更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德育。也就意味着家长教师的要求与社会的要求的矛盾。第二,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脱节,在德育课的教学中,重视说教与课堂灌输。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矛盾。第三,社会中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道德发展的不利影响。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道德教育与在自己或是校外所看到的人们行为不一致,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自身道德行为或外部社会的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矛盾。

  二、基于矛盾分析法的小学道德教育策略

  (一)加强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选用教师以及校长等时应当制定新的标准,重视成绩也重视其思想品德。同时,学校应该对教师不断进行教育与培训,让小学教师认识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在教书的同时育人,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时代与社会的要求和教师要求之间的矛盾。

  (二)改善德育教学方式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处理好教师实际教学方式和学生所期望的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甚至于是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改善道德教育的方式。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教师会主动进行德育课程以及相关资源的开发,还会收集图片等一系列资料。与此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参与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说明了当前小学德育育人资源变得更加丰富,道德教育方法愈发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在教室内进行,这样教学缺乏了丰富性过分依赖教科书,导致整个课堂没有任何的氛围感。但是,在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的背景下,教师的眼界得到了拓宽,德育方法更加灵活,如进行道德讨论、道德实践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堂更感兴趣,有助于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利用好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矛盾,推动小学生德育的发展。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

  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小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这些矛盾有不断地变化着,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这样做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促进学生的发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需要对学生知识水平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存在的矛盾,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小学德育体系

  依据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小学道德教育体系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校所形成的道德认知,如果与周围的环境(主要指家庭环境和)有很大不同,再加上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局限性,极有可能导致小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从观察学习理论来看,小学生看到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就容易模仿他人,因此构建学习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以学校德育为主导,带动家庭和社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三、结语

  矛盾普遍存在于德育系统当中,教师要看到德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既要承认矛盾,又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通过解决矛盾来发展学生的道德。

  参考文献:

  [1]孟美姣.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浙江理工大学,2013.

  [2]朱月.小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05):42-43.

  [3]赖翔晖.利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研究小学生品德行为问题[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01).

  [4]陈元慧.关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6(39):85.

  [5]朱艳兰.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7(24):76-78.

  [6]柳诗佳.我国小学生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5]

  [7]段满萍.新时期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21(47):23.

  [8]武亚娥.新时期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47):24.

  [9]朱春霞.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1(93):19-21.

  [10]孙晓明.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研究(1999-2019年)——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51-55.

  [11]曹慧,肖丹丹,王妙,成思佳,雷伶.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12-16.

  [12]王锦龙.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出版者不详],2022:201-205.

  作者简介:穆云丽(1998.10-)女,山西吕梁人,学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数学方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