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在法律课程中的运用再思考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思维导图,法律课程,运用
  • 发布时间:2022-04-15 14:15

  摘要:法律课程的知识点素来以庞大著称,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强大的学习工具,将知识点串联成知识模块并为自己所用。可以说,思维导图对于法律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并能在法律课程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有助于提升法律课程教学水平。

  法律课程素来以知识点庞大而著称,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授课教授在讲台前面讲得声嘶力竭,学生坐在下面却没有多少回应,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说少之又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能够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图和线条的方式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不仅可以帮助授课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有助于很有条理地将各个知识点分门别类的罗列,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地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自行提炼各个章节的主题,并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记忆。

  1.思维导图对于法律课程教学的意义

  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法律知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另一方面,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有效提升总结概括的能力,通过视觉化学习的方式,让知识点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角色的转变——从被动学习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角色,主动在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使用思维导图。

  2.采用思维导图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采用思维导图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授课教师充当主要角色,学生充当次要角色,授课教师在讲台前慷慨激昂,讲授知识点,而学生坐在下面记笔记。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是被动的,没有创造力的。如果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课题。思维导图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授课教师需要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坐在下面作为被动的聆听者。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授课教师理清思路,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帮助授课教师对所传授的知识点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其次,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有效进行预习等工作,充分发挥独立自主的能力,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绘制思维导图,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能力,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加课堂参与度,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

  3.思维导图在法律课程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的应用

  3.1思维导图在法律课程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概括归纳相对庞杂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分门别类进行记忆,学生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如果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绘制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能非常清晰地记忆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借助一个核心词,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绘制出多个分支,很好地理解各个分支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好地克服了零散知识点难以记忆和把握的缺陷。当然,由于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初次绘制思维导图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授课教师可以从旁协助,事先准备好一些核心词或主题词,以便学生在预习相关章节内容时可以有的放矢,更加准确地围绕核心词或主题词进行展开。

  3.2思维导图在法律课程课堂教学阶段中的应用

  预习过后,就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了。首先,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具体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序地分类和整理,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的脉络,找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知识点,并能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与常规授课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展开,着重讲解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利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深入讨论,而不再浮于表面。

  3.3思维导图在法律课程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完毕后,正常情况下,学生应该进入课后复习阶段。课后复习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是理解的,哪些地方是不理解的或者是模糊的。针对理解的部分就不需要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针对不理解的或者是模糊的部分则需要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查找其中的漏洞或不足。因为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整理和细化,通过学生自行梳理脉络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授课教师给出自己的版本,因为学生在整理和细化的过程中其实对于整体知识的把握更为牢固和深刻。简而言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先利用目录对整个章节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之后,再针对具体的某个章节进行浏览了解其中的内容。

  4.结论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由于其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相关知识点并能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形成逻辑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而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对庞杂的法律知识点。由于整个知识体系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建立的,因此他们在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时就会比较轻松,而且整个学习效果会更好。

  此外,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好的参与度,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加强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大有裨益,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意义上实现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夏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J].广西教育.2020(12).

  [2]李素蕾,刘桂凤.教育教学论坛基于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工程合同法律制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

  [3]张昊.思维导图在《政策与法律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11).

  作者简介:刘轶(1981.10—),女,上海市,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国际经济与贸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