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9-25 16:49
摘 要: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学习条件,打造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及时发现学习不足。尤其是新高考,数学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任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的课程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实践,有效展示数学对人才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动力。因此,高中教师应积极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推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 言
现阶段,许多高中仍沿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数学教育工作的平稳进行。因此,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必然趋势。高中数学课的良好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保持兴趣并增加他们对数学的理解。目前,中国很多高中仍然沿用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足,存在厌恶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数学教学方法的质量。因此,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投入。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为刚性
目前,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仍处于大学招生“砰”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要教育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些老师把课程内容做得很复杂,包括高中所有的数学内容,学习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抵制高强度的数学学习,采取单一的授课方式,也使自己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造成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足。制作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学生可能会被学习耗尽。此外,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和较高的教学负担,意味着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优化和设计教学计划,上课节奏过快,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高的。
1.2 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
一些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只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只注重学习应试能力,不重视数学的吸引力。注意力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并不是喜欢数学老师或新颖的教学方法等外在因素,而是让学生感觉到内在的因素,数学的吸引力。但大多数课堂都没有注意这一点。
2 改革教育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兴趣在数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作用,改进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下,教学内容的抽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知识。因此,有必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具体的内容,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育是指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将有趣、生动的场景引入课堂,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数学的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法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通过熟悉学生,创造生动的教育场景,更好地理解抽象模糊的理论知识。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知识应用水平,提高教育实效。
3 改进教学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而丰富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高中数学教师关心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很容易恐吓学生。对此,教师需要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提炼、提炼和激活抽象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目前来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两种:探究式和情境式。其中,情景教学法是使用最多、效果最好的。值得谈论。给数学老师。所谓情境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特定情境的色彩和形象为中心,引入或创造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理解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概念和问题,促进理解和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日常生活教育的有效性。
4、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标的改革利用高中数学课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理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它是。学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使用,必须摒弃。特别是“填鸭式”或“全课堂” 等教学活动,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开展师生真诚交流。成为课堂培训的组织者、平等参与者和小组成员,对学生的主要学习立场给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设计高中数学的课堂活动时,应用问题进行教学。对学生提出预设的宝贵问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应用小组合作教学,帮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预先设定的问题,开始了讨论学习的阶段。这种多学科方法鼓励学生紧密结合阅读教科书并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知识含义。学生讨论小组协同学习后,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选出一名学习代表来描述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所获得的学习见解。这样,教师将每个学习组中描述的结论汇总起来,简单概括,得出知识结论,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这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师生互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有意改革新课程标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学知识的研究体验,使学习数学知识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 语
综上,新时期的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素质社会,素质教育也成为教育教育的重点。新时期,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关键指标。基于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促进和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创造性机会,帮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见,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能加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方式的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秀艳. 浅析逻辑思维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J]. 文学少年, 2021(29):0234-0234.
[2] 燕芬.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22):2.
[3] 张朱樱.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 山海经: 教育前沿, 2021(14):0359-0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