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设计
  • 发布时间:2022-09-25 16:59

  摘 要:作业,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检验学生知识巩固的评价依据,更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却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全面改革。众所周知,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是无法学好数学的,还需要通过做题来将所学的知识理解透彻。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会通过布置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数学作业如果布置的太多或者难度太大,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作业不仅起不了提高成绩的作用,而且还会耽误学生的大量时间。所以,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1.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重复演练变化性较差。首先,基础知识梯度的训练不明显。很多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并没有考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性。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一样,并没有区分难易成度。这样的题型设计不符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要求。其次,基础知识作业形式单一。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比较死板,呈现形式多是表现在书面上如数学课本、数学练习册和数学试卷,表现在非书面形式的作业很少。最后,弱化对基础知识的辨析。现阶段,在数学作业中教师对于概念的重视不足,在作业中出现的对数学概念的辨析题比较少,不能让学生有一个强化的意识。

  1.2 缺乏对数学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首先,灵活计算的作业欠缺。在小学阶段,对于计算题的布置教师主要使用手中的口算题卡和计算题的练习册,其中估算题和一题多解题等形式的计算题所占比例并不是非常的合理。枯燥的机械计算,很容易使得学生加重对数学作业的厌烦心理。其次,动手操作的作业欠缺。教师在作业中往往很少涉及让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的作业,但是新课标对此有明确的要求,例如作图的技能是课标上要求的一种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注重这一技能。最后,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情境的作业欠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也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应该出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生活中的例子应该为数学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而现实中,数学作业大多数都是教师给定了一个条件,然后让学生去完成,这样有时会限制到学生的发挥。

  1.3 忽视对数学思想的应用。首先,图形与几何作业中忽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应该具有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这在数学的图形与几何部分尤其明显。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学生用给定的文字描述求解对应的问题的这一类型题时往往会出现错,老师也没有给出相应的作业作为练习。其次,综合作业中忽视渗透分类思想。学生们往往不会进行数学问题的归类,这不仅降低了正确率,也会降低解题的速度。教师也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设计一些让学生有参照地进行题型分类的数学问题。最后,应用作业中忽视渗透转化思想。很多同学不能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要注意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2. 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探究

  2.1 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首先,设计分层型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因为每个学生在数学这一学科中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注重设计基础题,对于数学较好的学生要注重设计变式题、综合题、应用创新题等。通过对不同梯度的训练,落实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其次,设计多样型作业,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数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促进数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例如用数学日记的形式描绘学生的数学世界,设计小组作业,数学小报等形式,让学生发挥各个方面的天赋。最后,设计变式型作业,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数学作业中,对概念的联系不可忽视,加深对概念的变式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对于概念的变式题,例如判断题,选择题,趣味题等,利用这些题型加深对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同时,增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2.2 注重基本技能的强化。首先,设计灵活型作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设计计算题时应当注意计算题的灵活性,如通过估算的题型设计,让学生可以对计算题的答案做初步的预测,形成对数据的初步估计,从而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在做题时,可以先进行估算,从而提高计算题的准确率。其次,设计动手型作业,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对于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的部分,多设计一些动手型的作业,如要求学生们真正的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之后,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最后,设计实践型作业,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教师在设计关于实践型的数学作业,最重要是学生的亲身参与性,例如关于家中水费电费的问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和家长配合完成这样的作业。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也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意识,数学有用并且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2.3 注重基本思想的渗透。首先,设计迁移型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教学中非常的重要,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问题更加的有趣味,能够使得问题更加的简单,尤其是解决应用题方面。其次,设计开放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例如在已有的数学题后,让学生设计相关的案例,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与指导,学生们可以自己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最后,设计生活型作业,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作业的内容是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关于买菜、设计秋游方案的作业等,教师要精心的设计,然后周密的布置,才能达到目标学习的效果。

  3. 结语

  小学数学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作业又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布置环节对数学教学起到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在作业设计上花费一番功夫,让作业环节成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美好和快乐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杨荣雄.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 读写算:教师版, 2017(36):126.

  [2]  蒋雪芹. 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 科学咨询,2017(47): 16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