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体育社会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会,社会问题,治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03 17:14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体育社会问题的概念界定以及对当前体育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法律、行政和社会舆论等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旨在为我国相关部门解决和控制体育社会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不可避免的体育也被一些社会问题所侵蚀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体育与社会中其他部分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比如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与市场的关系、体育与法制的关系等。体育中许多运动项目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俱乐部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逐步地职业化、大众化、市场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但在体育的快速发展中,若忽视了或者没有处理好体育与其他社会的关系,便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体育社会问题,比如球场观众暴力、体育资源不足与浪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侵占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以及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失衡问题等。体育社会问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我们的生活、影响社会的秩序以及影响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因此,对体育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体育社会问题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只有真正了解了体育社会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解决和控制它。
1. 体育社会问题的存在现状
1.1 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失衡问题
自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打破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零奖牌”以来,中国便开始在国际比赛上展露锋芒。目前,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已然跻身于世界前列。但是,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水平高并不能断然说明这个国家强,毕竟,竞技运动员仍占一个国家的小部分,真正能体现国家强的还是全民的运动水平。多年来,由于受到“举国体制”的影响,形成了“重竞技,轻群体”的局面。国家以及政府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看作两个互不相干的、互相竞争的部分,在政府的主导下,国家以投资倾斜支持竞技体育发展的举国体制不断强化和扩张[1]。体育内部极度不平衡的发展,造成了竞技体育发展较快,而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发展较慢的问题。这在某一方面来讲就歪曲了体育的本质,违背了体育的目的和功能。
1.2 球场观众暴力
对于球场暴力有两大特点:首先,球场观众暴力是无预谋的,有许多学者利用集群行为理论来解释球场暴力,认为球场观众暴力在无预谋的情况下,有多种内因和外因的促使下,与同行的球迷共同进行一种情绪上的宣泄,更多的是无想法的从众行为。另一种则是球场观众暴力具有爆发力,球迷在进场前带有某种压抑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来自社会、家庭等,球场上的得分和失分都会成为球场暴力的导火线,有很多球迷进场前并不知道自己会在球场上进行暴力行为,只是一种自我的情绪宣泄,在事后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后悔的情绪。因此,我国相关社会机构在对球场观众暴力做好预防措施以及外在的社会控制加以管理。
1.3 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
美国作为当代竞技体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大多数优秀的运动员都来自于高校。一般来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成绩就代表了国家队的水平。因此,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方面,美国有着先进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对于高校运动员有着严格的学籍管理、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要求于普通学生统一标准、对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训练的管理实行学分制以及有着优厚的奖学金制度。体育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使运动员既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又可以挖掘个人的体育特长,即使在退役之后,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2]。与美国的运动员文化教育相比,中国在这一方面显然做得还不够。中国对于运动员的管理主要是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主,大多数高校运动员都来自于体校或者专业训练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许多运动员在学习和训练两方面不能平衡,造成学训困难。另外,我国高校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成绩没有统一的录取标准,而是根据其运动成绩择优录取,并且,优秀运动员是直接由体育局集中训练,长期脱离文化教育,并不能同时兼得学习和训练,势必会造成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大部分职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少有的规章制度也只是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地。
2. 体育社会问题的治理
之所以研究体育社会问题,只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这些体育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从法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行政手段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供相关部门对体育社会问题进行合理的治理。
2.1 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在治理体育社会问题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预见性和稳定性。通过立法,并对不同的体育社会问题设立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尤其是一些特别严重的体育社会问题,要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准确无误的找到问题实质,并进行法律治理。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有关球场观众暴力的相关罪行纳入打击范围,虽然在反球场观众暴力的内容仍存在着不足,但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为我国进行反球场观众暴力立法积累经验与教训[3]。
2.2 行政手段
我国政府在对体育进行宏观控制时常使用行政手段,那么在进行治理体育社会问题的时候也少不了行政力量,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任免调动体育官员、制定我国体育未来发展战略、拨款体育经费、开展重要的体育活动等内容进行行政治理[7]。
2.3 社会舆论手段
社会舆论主要是对某一现象、人物进行评论、评价和议论,但是却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种软控制。这种 社会舆论手段同样适用于体育领域。社会舆论可以督促某些体育社会问题快速解决,也可以对一些体育社会问题进行控制和约束作用。
3. 结语
体育社会问题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主要分析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失衡问题、球场观众暴力问题和竞技体育队伍的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等三个体育社会问题,并从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社会舆论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才能给出相应的、贴于实际的建议、措施和政策。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 陈琦. 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 李艳, 黄亚玲, 王伟. 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2):82-86.
[3] 石岩, 王莹, 赵阳, 李晓彪, 周洁.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J]. 体育科学,2007,(01):24-40.
作者简介:陈悦(1999.8—),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学历硕士在读,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