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探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教育,创新发展,途径
  • 发布时间:2022-10-03 17:15

  摘 要:当前国内高中教育很大一部分依然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收老师讲的书本知识。虽然“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难以落实。因为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依旧是以高考以分数论长短,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最终都是以提高高考分数为目的,这一思想也贯穿教学活动的始末。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教育要寻求创新发展,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丰富教学手段等,共同促进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尊重学生个性

  1. 摒弃功利性的教学理念

  虽然“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开展多年,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尤其是高中教育中,却很难真正落实。大量的高中还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一切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高中教育,必然不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看做流水线产品,所有学生都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塑造。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改变教育理念。你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尊重学生的个性,去发现学生作为一个“人”,他身上的价值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尊重学生的思想个性

  一方面,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工业化生产的教学模式,是以分数为最终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提升了校园管理效率,但是也很容易扼杀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个性,阻碍学生多元化发展。因此必须要打破这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培养个性化。只有重视学生的思想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二方面,任课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有独立思想且有独立思想权利的一个“人”。必须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围绕学生的独立思想创新能力来开展教学活动。最终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不能按传统模式,老师单向的传达信息给学生,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上面。要借助一切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创新能力。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1. 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

  自由选择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敢于突破。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设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嫩公里差异来针对性的设计不同梯度不同要求的问题内容、制定不同层级的教学课程和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按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稳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组建合作学习团队成员,可以依据兴趣爱好、语言交际、学习的能力等进行自由组建团队,让有共同爱好的性格相合相处融洽成绩互相帮助,在良好的沟通和学习环境中共同进步。

  2.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理念中,“师徒”是除血缘关系以外的非常重要的关系。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依然是教师是权威的,在很多时候是不允许被质疑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质疑,会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学生就是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新时代的教育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非常广泛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知识有自己的想法是正常表现。老师不能再单方面的灌输思想,而是要立足新时代,主动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朋友、学习伙伴、师徒等等。只要是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独立思想发展的关系,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高中教学,灌输式的课堂依然非常普遍。主要是因为灌输式课堂管理简单教学内容相对可控,面对高考分数压力填鸭式的教学显得更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考试分数。在课堂上老师是唯一的主角,学生都只能单方面的接受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非常强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过强,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以多元化教学方式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首先,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仅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对教育的发展而言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比如运用大数据搜集教学资料、课程相关的视频材料等,通过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还能让学生反复观看,自由复习。此外针对生涩难懂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将其制作成动画的形式,将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的可感的生动形象,有效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让构建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除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外,还能有效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开展信息技术操作比赛、团体活动等,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理论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提升高中教育实效。书本知识不仅仅是单纯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内化理解发散思维。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不再是传统课堂的“静态”,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观点对问题提出质疑能够相互交流,让书本上的知识能够真正被学生吸收利用,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活动中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让高中升学压力下的课堂轻松愉悦,这对高中生的学习状态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平台

  当前的高中管理模式是以传统的金字塔管理为主要架构。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被纳入管理体系之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服从管理。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学生没有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大环境,一切教学活动都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学生自我管理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人翁。这个平台上,对于学习任务、学习计划、学校活动计划、作息管理、纪律管理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一方面,是学生可以参与计划和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在平台上发表看法,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一过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共同参与讨论。二方面,在计划和制度制定之后,学生就要按照制定好的内容来实施。一部分可以让步给学生,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要求的事务可以交给学生来实施。让学生有主动学习自我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 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无论教育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我国也是一直被推崇用的,认为一切教育最终的落点都应该是 “人”。新时代我们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就必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超级中学:提高抑或降低各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J]. 郭丛斌, 徐柱柱, 张首登. 教育研究. 2021(04)

  [2]  高中教育:推进示范优质特色发展[J]. 张赛, 梁晓琳, 周济. 当代贵州. 2021(2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