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高效策略
  • 发布时间:2022-10-03 17:19

  摘 要:作为教育与学习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维导图在各教育阶段以及各学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教育者广泛推崇,并深受学生好评。思维导图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善于将文字和图形结合,从而揭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工具。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思维导图特点,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地重点、难点,有效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将其作为教学工具。

  引 言

  思维导图以其简洁明了、直白易懂的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其能使小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语文思维。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综合小学语文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小学生的具体需要,有策略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辅助小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使思维导图的使用更加有效。

  一、思维导图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简洁明了,便于小学生理解记忆

  思维导图将图形、数字与文字结合,在视觉上具有更加直观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适合提升小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巧妙地将思维导图科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会增加语文教学趣味性,让课堂更生动,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导图有另一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心智导图”,运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技巧,把各层知识点联系起来,可以呈现出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能够有效锻炼小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提高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一)雏形初现,但发展较为缓慢

  思维导图被应用到小学教育中的时间较短,小学语文教育尤甚。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频频出现思维导图,小学生的对其接受程度也呈现良好态势。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仍存在形式较为单一,以单主干树形图为主,发展较为缓慢的特点。

  (二)学习为主,但自主设计不足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一般都是由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和课程要求,设计好思维导图,小学生只需要学习即可。但是,这会导致小学生缺乏自主设计思维导图的能力,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三、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

  (一)在识字时,图文并茂,数形结合

  识字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是较为枯燥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教师进行识字教学,能激发小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例如,教材中有篇目的识字要求为:认识“金木水火土”五个字。该部分内容非常适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每个汉字设计象形插图,再根据“五行”的关系,将其设计成圆环,使之成为体系。这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记住字音字形,还能顺便为小学生渗透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识,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实现学科交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有收获。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生动形象,在识字环节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快乐识字、高效识字。

  (二)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

  在阅读课文的同时,画出思维导图,能极大地帮助小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师加以适当引导还可以让小学生学会适当的推理,能够举一反三[2]。比如,《晏子使楚》是小学语文中较难的篇目,小学生容易在读完故事后对其无法理解,忽视了晏子辩论的逻辑亮点。教师如果能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该篇目的逻辑层次,将会大大提高阅读课的效率。《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却遭到楚王的百般刁难,但凭借自己的随机应变与出色的辩论才能,最终巧妙地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故事。思维导图里可以包含几个主要分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晏子为了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分别从哪几个关键点进行辩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抓住中心,理清脉络,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在写作中,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大纲

  写作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当鼓励并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即写作前先列好写作大纲,写作大纲就可以推荐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省时高效。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介绍家乡的一处光景”的写作要求,该写作内容需要小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次序,条理清楚的描绘景物。在用思维导图辅助列出写作大纲时,有多种选择,可以以观光路线为主线,根据游览顺序画思维导图;也可以以游览者在观光时的感受与感悟为主线,根据心理变化画思维导图;或者以时间为线索,用思维导图展示出同一光景的新旧变化,呈现“时过境迁”之意趣。在写作中用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写作文之前先列好写作大纲的习惯,不但能帮助小学生流畅、快速行文,也能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想要用思维导图写好作文提纲,是一个难度较高的任务,这还需要教师勤于指导,小学生多加练习。

  四、结束语

  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具有深远意义,不仅能够行之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增加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水平,更能够极大地促进我国语文学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中从识字、阅读和写作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情景与最优应用方式,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具体策略与建议,力图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水平、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小学教育工作者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史秀清.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 散文百家( 新语文活页),2020(06):11-12.

  [2]  洪婧莉. 创变教学模式, 愉快轻松作文——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 语文园地),2019(08):14+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