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即兴伴奏,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2-05 16:32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了钢琴基础、和声、曲式分析、乐理知识等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除了从课程中学习技能技巧外,还应该从该课程中接受到正确的思想观和良好的艺术审美观。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简述
高等师院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的一门必备技能课,因此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这门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钢琴即兴伴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表现形式,无论在高校还是中小学用途都非常广泛,比如在高校学生平日的声乐练习或者期末考试,演唱或演奏的作品在找不到正谱的情况下,即兴伴奏成为了信手拈来的一个最好伴奏工具,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即兴伴奏的用途更是非常多。
从目前的所有高校中,即兴伴奏教师的水平也不一,有的学校配备专门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师,有的学校即兴伴奏教师严重缺乏,临时请一些能够即兴伴奏的声乐教师来代替。授课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学校采用集体大班的授课模式,部分学校采用小组的授课模式。当然在师资力量足够的情况下,小组授课是非常有优势,教师在课上或者课下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弹奏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集体大班授课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弹奏,自然努力的学生最终学习效果会非常显著。
二、课程思政与钢琴即兴伴奏的关系
课程思政是当下高校强调协同育人需要所提出来的,与思政课程同向行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使各种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指出了不同课程在思政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是课程思政要实现的目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创建全课程思政育人格局。高校思政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艺术类课程要根据自身专业课程的特点,立足时代、扎根人民,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课程思政与钢琴即兴伴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一)教育对象是一致的
课程思政的教育对象与钢琴即兴伴奏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课程思政解决的思想问题,即兴伴奏使学生学习基本演奏技能。两者的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课程思政的实施主要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技能,还要瑶思想得到升华,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同时还在学会审美,从作品中学会享受美的过程。而钢琴伴奏主要学习演奏技能,演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学习演奏技法也是学会创造美的过程,一首动听的乐曲总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课程思政和钢琴即兴伴奏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课程思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养成正确的审美观,而艺术教育也是以培养学生审美教育为目的,因此二者在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相乘的,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行,有着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把艺术课程学好,才能真正从艺术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艺术的美。
(三)教育本质是相同的
课程思政与即兴伴奏教育的本质是相同的,课程思政是在课程中实行思想教育,包含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伴奏由于是一项需要更多时间去磨炼的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通过不断磨炼才能提高技术与艺术,两者在教育本质上是相同的。
三、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一)在作品中挖掘思政元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技能技巧外,还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政元素。比如《我的祖国妈妈》由著名词作品梁上泉和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合作创作的声乐独唱作品,教师在授课首先教会学生该作品应该什么样的和声和什么样的伴奏织体才能把作品弹奏得更加好听,好的技能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表现作品,但教师还是可以去挖掘作品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去理解作品的内涵,歌词“我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祖国妈妈。儿女在海外漂流,常思念久别的老家。多少次托付远飞大大雁,捎给你深情的话”。描写一位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祖国和家乡的心情,表现了游子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哪怕看到天上飞的大雁,都希望它能帮忙捎回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日夜思念想说的话。曲名把祖国比作妈妈,日夜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就好比思念母亲一般的深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层次挖掘作品的内涵,通过一首爱国题材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优良品德,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二)在课程中加入思政作品
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中,会通过学习大量的作品来达到即兴演奏的目的。作品的选择可以是不同题材的,教师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几点,首先是充满爱的作品,如爱国、爱家、歌颂伟人的作品和一些感人故事剧情的作品等。其次要选择经典的作品,经典作品能够流传下来,其中必定蕴含着一定的美才能让大家喜欢,然后成为经典。如中国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这就是我的祖国》、“黄河大合唱”的所有选段、《我爱你,中国》等等,这样的作品太多太多,如果在该课程教学中大量加入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政作品,学生受到的教育不仅仅是学到了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得到正确的引领,觉悟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 语
即兴伴奏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系统和庞大的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在高校钢琴伴奏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相互融汇贯通,最终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琼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途径研究》.[J] 辽宁师专学报.2021 年8 月
[2] 柳娜.《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钢琴演奏教学研究——以红色钢琴的演奏教学为例》.[J] 廊坊学院学报.2022 年6 月
[3] 林泉伶.《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9 年4 月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1 年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改革研究”(2021xjg032)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