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课堂音乐教学与新课标下课堂音乐教学的比较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新课标,音乐教学,优越性
  • 发布时间:2022-12-05 16:38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音乐课堂由此也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机械式教学转变成主动性教学,课堂位置由以前教师主体变成了学生主体,并且也特别强调发挥学生自身主动创造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文将对新课标改革下的中学音乐教学分析, 发掘新课标下教学的优越性,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促进新时期音乐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传统课堂教学

  1)落后的教学质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分为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室内教学一般由教师讲述音乐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通过道具、多媒体等设施完成教学任务。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学校对于音乐课堂的重视和教具不够完善,使得教师在教学理论方面课堂枯燥无味,并且在创作环节课程当中学生的道具受限严重,教学课程严重受限。室外教学几乎为音乐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文化汇演、合唱排练等节目,但是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室外教学非常受限,使得教学活动只能在室内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无法表达其音乐。

  2)专业知识主导分化严重。由于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所以轻视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某些地区甚至文化课占比达到98%,一些教师会认为音乐教学不是必须存在,甚至有的教室会占用音乐课进行文化课考试学习或自习。并且在之前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多以老师为教学的核心,学生的实践方面少之又少,导致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培养。而且对于音乐教学和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认识比较薄弱,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处于缺失状态。

  3)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主要看重本节课教学的结果,认为学生只要把本节课的歌曲唱下来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完整的发声训练,正确的歌唱气息。因此这种教学方式与时代进步相违背,很大程度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方式十分落后,沉闷的学习环境学生根本没法提起学习兴趣,相对应大大减弱了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改革的优越性

  1)培养学习兴趣。新课标改革之前音乐课堂教学偏向“时间教学”,学生缺少实践认知并以课本为知识来源,老师的不用心“时间课堂”可能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错误理解。在课改后,美育、核心素质词语出现在人们视野,学生转身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且要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代替之前“填压式教学”,老师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清晰认识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使音乐课堂有序开展。文件中强调音乐课堂知识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接受,实现了比以往音乐学科不同的转变。例如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曲谱、多媒体、演唱视频来对歌曲进行感知学习,不仅加强了学生音乐旋律掌握,还能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灵活现,此外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可以借助这些软件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增添学习兴趣。

  2)激发创作能力。伴随着文件的下发,音乐课堂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音乐课堂在大环境的推动下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教师是学生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应该从自身出发进行教学模式有效创新,营造新颖的音乐课堂,例如在音乐课堂中可以先让学生们感受当地生活特点,地区地貌,生活习俗,来感知歌曲的人文色彩。还可以通过播放其他音乐家演唱视频进行感知,音乐与图片相融,丰富教学内容。教师也提供学生展示的平台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3)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综合听觉、感觉、触觉的一门综合艺术,听觉体验是一门课程学习的前提,也是音乐审美得到实践体验的基础。学生对音乐喜爱程度源于学生对音乐的初次感知。根据学生年龄、接受能力来选择中国、外国的优秀作品鉴赏,通过聆听乐曲使得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次体验、认识理解,再次通过教具引导学生学习,加入相关动作、图片、视频,把音乐形象结合起来表达,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参与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前提。一个良好的审美体验,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参与审美探究表演,教师充分把握好这点,在教学中处理好师生双方的关系,把封闭式教学变成开放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审美体验自主探究生动表现,更好有效的进行教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在聆听乐曲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处理解决,在课堂音乐知识讲解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传统课堂与新课改下课堂综合对比

  2011 年之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专业知识主导分化严重等。因此出现了学生学不好老师教不动的局面。因此造成教育事业直线下滑教学质量发展走到瓶颈。为了解决这个局面, 2011 年我国教育部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一书,此举动在教学事业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文件中提出要深化学校教育实施改革,转换教师教学模式,师生课堂地位发生转换,学生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老师发挥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身份。这一举措给教学任务做了等级标准之分,瞬间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要求音乐学科与各个学科相互联系,共同增加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实践创造力等。文件发出后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方向和目标,几年期间,教育事业有了很大进步发展,师资力量不断加强,老师选拔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突飞猛进。

  音乐是学生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乐感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新课标下音乐课堂教学所取代,新课标音乐教学的出现,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也促进了我国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音乐课堂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产生教学需求。改革后的标准整体来说是优势大于劣势,丰富学习课堂,改变了老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

  结 论

  在新课改革后以学生兴趣创新为主,并用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接轨,丰富学生审美能力。音乐课堂的改变有较高的趣味性, 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音乐课堂,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音乐课堂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准备工作、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在教学中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教学中不仅教授课程的学习任务,更鼓励学生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新课改革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落实教学要求,促进学生们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小鹏.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J]. 新校园( 中旬),2016(12):86

  [2]  王铁.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J]. 武魂,2013(11):105.

  [3]  向华. 普通高校音乐类公选课教学改革——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有感[J]. 黄河之声,2012(11):51-52..

  [4]  刘兆原. 日照市东港区初中传统音乐教学课例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刘玉凤(2000),女,山东省临沂市,汉族, 学历:研究生。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