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发展探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音乐鉴赏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发展
  • 发布时间:2022-12-05 16:33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与实施,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育者必然会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特别实在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当中,将鉴赏课与思政教学相互融合,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后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由此,本文主要以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发展探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在提升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引 言

  在现当代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依旧不再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首要和唯一的内容。为了能够在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具有综合型的专业性人才,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项目成为了课程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内容。而艺术作为最具有显著特点的表现内容,其形象性、审美性以及真实性,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简单的教育难以为其后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带来保障,由此,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可以转变原本简单的教学模式,发挥课程真正的教学作用,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道德水平,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带来重要的作用。

  1 思政视角及教育概述

  课程思政教育主要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思想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这两个方向。在现实的发展过程当中,教育者大多都是注重思政教育,忽略了思想教育,这种方式往往是不正确的。因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当中,课程思政往往都是最重要的载体,是能够将高校教育当中所想要传递的思想政治理念逐渐融入到学生思想以及日常生活当中的特殊内容,进而指引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不断与时俱进,依据各不相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条件和背景之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依据现实的发展情况确定相应的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育现状

  2.1 教育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

  在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当中,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不够明显,并且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的特点,这对后期的思政内容渗透都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往往是简单的进行说教,有的往往是简单的套用,甚至还有许多教育者在后期的鉴赏课程当中,会通过相应的活动或者简单的一首歌引导学生去热爱祖国,转变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往往是不够现实的。高校的音乐教育者在这时候就需要摒弃传统填鸭形式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注重素质教育为核心,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后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氛围,提升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2.2 教育者的思政育人能力有待提升

  音乐教育教学者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综合素养及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其思政教育能力相对比较欠缺。这时候,学校应当有针对性的鼓励音乐教育者不断加强思政方面的教育与学习,让其能够在后期的教学当中深刻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上表现出来的复杂性的特点,充分了解并且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深入去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以及重要的讲话精神,高度的去关注热点新闻以及持续性的去学习政治理论内容,高标准、严要求的提升自己,做好表率作用。另外,还需要不断督促音乐教育者去多听、多琢磨思政方面的内容,像专业思政教师学习,多积累、都运用,有效的参与到思政方面专业教育者所主持的课题当中,从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

  3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策略

  3.1 转变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内容,梳理思政教育的主题

  例如,在针对先秦历史发展阶段的音乐进行鉴赏的时候,则可以引用名著当中的一些经典的论述,通过《乐记》当中所阐述的“唯乐不可以为伪”作为一种导入,吉尼亚布引导学生去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德”。在针对古典乐派的音乐进行介绍的时候,可以对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表现的人生经历进行介绍,了解身残志坚的他是怎样通过对生活的的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来战胜身体的苦痛与绝望的。在针对奏鸣曲、协奏曲进行鉴赏的时候,则可以引用莫扎特所说的那句话“生活的苦难难以压垮我。我心目当中的欢乐并不是我自己的,我是可以将欢乐逐渐注入到音乐当中,为的则是让全世界都能够不断感受到欢乐”。在针对合唱曲目进行鉴赏的时候,则可以引用一些典型的红色歌曲,例如:黄河大合唱等等,展现先人保卫祖国、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3.2 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音乐鉴赏思维

  针对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而言,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精神和思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教育体系在内容上如果缺乏了趣味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之上就会降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由此,教育者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这样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针对相关的音乐鉴赏教育内容与知识点,融入情景教学模式以及合作实践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思政场景与音乐鉴赏教育知识的融合,将音乐鉴赏教育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过程当中,重视学生对不良信息以及思想上的辨别,提升其后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全面提升,并且能够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3 通过全面剖析,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者还应当更加深入的挖掘音乐课程当中所独有的育人价值,并且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由此,在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教育者则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展开鉴赏,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让学生能够全面感受到其中良好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首先,高校的音乐教育者则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高亢的西北风,让学生能够了解并且喜欢上一些地方的民歌,例如: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脚夫调》等等,从而促进学生喜欢上西北民歌,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激发他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其次,教育者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音乐或者民歌,如《宗巴朗松》《辽阔的草原》《牡丹汗》等等,从而有效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特色,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最后,教育者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对醇厚的中原韵、飘逸的南国风以及京剧和现代京剧等内容,促进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进而让学生拓展自我的知识面,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的认同感。

  结 论

  综上所述,在思政教育背景下,促进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的发展,能够使之产生协同效应,进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指明方向。

  作者简介:何萍芳(1983.9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 浙江省诸暨市),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2006 级学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