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海:四川宜大力开拓中亚外贸市场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四川,外贸,市场
  • 发布时间:2023-07-18 10:02

  文/宋丽婷 王鹏

  2023 年5 月18 日至19 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峰会主旨讲话中提出“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等8 项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主张。

  中亚五国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近年来,四川与中亚五国进出口合作不断加深,贸易额由2018 年的10.9 亿元增长至2022 年的25.9 亿元,增长约1.4 倍。

  四川与中亚五国贸易总体规模偏小

  2023 年1—4 月,四川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1 亿元,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 6.8%,占同期全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的比重不足1%。其中,出口10.2 亿元,增长20.8%;进口0.8 亿元,下降56.4%。当前,四川与中亚五国贸易总体规模偏小并呈现以下特点:

  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1—4月, 以铁路运输进出口6.2 亿元,增长29.5%,占同期四川与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以下简称占)56.2%。以公路运输进出口3.7 亿元,下降26.1%,占33.3%。

  民营企业是主力军。1—4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 亿元,增长41.3%,占72.6%;国有企业进出口2.8 亿元,下降15.9%,占25.2%。

  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占比近五成,对土库曼斯坦进出口增速显著。1—4 月,四川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别进出口5.5亿元、3.3亿元、1.5亿元、0.6亿元和0.09亿元, 分别增长40.8%、17.3%、77.1%、-73.5% 和-73.5%,分别占49.6%、30.1%、13.6%、5.8%和0.8%。

  汽车、家用电器等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4 月,四川对中亚五国出口机电产品7.5 亿元,增长67.8%,占73.5%。其中,汽车和家用电器分别出口2 亿元和0.8 亿元,分别增长11 倍和19 倍。

  铬铁为主要进口产品。1—4月, 四川自中亚五国进口铬铁6692.9 万元, 增长43.6%, 占82%;进口农产品985 万元,增长239.4%。

  开拓中亚市场优势明显意义重大

  四川与中亚贸易优势明显

  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彼此关系再上新台阶,巩固我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成果,为双方务实经贸合作、推进共同繁荣打下牢固的政治基础。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接合部,是贯通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利用地理位置毗邻的天然优势,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西向铁路通道建设。就四川而言,近年来中欧班列(成都) 开行数不断攀升, 大部分班列过境中亚;2022 年首次开通中亚班列,2023年1—4 月,中亚班列开行数达11列,良好的通道优势有利于四川进一步开拓中亚市场。同时,四川和中亚国家之间资源要素禀赋各异,合作潜力大。中亚国家能矿资源丰富,四川汽车、家用电器等制造业实力雄厚,双方在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促进商品双向流动,实现共赢发展。

  有利于四川外贸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四川外贸发展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对美欧等发达市场进出口持续减弱,进一步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促进四川贸易多元化势在必行。2022 年,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和超过3000 亿美元,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 年中亚地区经济增长将维持在3.9% 的水平,中亚五国经济发展基础扎实,进一步深化双方经贸往来,不仅有利于四川与中亚五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更将进一步优化四川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降低对发达市场的依赖,推动四川外贸高质量发展。

  进出口合作亟待升级

  目前,四川与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小,进出口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四川优势产品在中亚市场占有率低,贸易互补性未充分体现,进出口合作亟待升级。

  扩大原油等资源性产品进口,释放进口潜力。今年商务部将全国原油进口总配额增加20%,建议省属国有企业积极争取配额,充分利用中亚石油资源优势,发挥四川区位优势,缩短战略储备物资进口路线,扩大四川原油进口规模。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拓宽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口渠道,鼓励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扩大中亚优质农产品等进口,多维度释放进口潜力。

  利用通道优势,推动汽车、家电等优势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四川在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等物流通道方面的优势,加快招引一批国际物流企业、供应链链主企业,加大对中亚地区的出口货源组织,推动四川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优势商品“ 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

  支持优势产业全链条抱团出海。打造服务川企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从行业标准、人才队伍、软件配套、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给予川企引导和支持;支持液晶显示、光伏等四川优势产业上下游联动,强化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实施抱团“走出去”战略,促进双方产业链深度合作。

  支持科研协作,加大产学研成果转化。相较于中亚五国,我国拥有技术代际优势,建议支持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中心与中亚五国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对中亚市场的开拓力度,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出口产品的技术优势,提升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