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夜校“圈粉”中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青年,“圈粉”,能力
  • 发布时间:2024-03-26 16:38

  文/邓帅

  近期,北京、上海、浙江、济南等多地青年掀起了去夜校的热潮,出现了“一课难求”的火爆现象。为了解当前重庆青年参加夜校的情况及期盼建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对渝北、南川、开州、武隆、丰都、奉节等6 地部分夜校和639名青年(其中,137 名参加过青年夜校课程或活动) 开展调研。

  结果显示:青年从中受益良多,青年夜校“圈粉”无数,但仍面临知晓度、参与度不高,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设备条件有限,师资能力水平有限,课程不够丰富、实用性不强、可持续性不强等难点,青年夜校要越办越好,还要宣传力度再大点、形式再灵活点、课程再丰富点。

  风起:令青年受益良多

  带来能力提升的收获感

  许多青年都是在夜校灵活的学习时间和方式下进行充电,提升自我能力。对137 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发现, 超六成(66.4%) 的受访青年参加夜校的主要原因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48.9% 的受访青年对夜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非常满意,43.8% 的比较满意;受访青年均认为参加夜校给自己带来了收获,其中41.7%的认为收获非常大,对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40.9% 的认为收获比较大,对个人某些方面有所提升。

  带来趣缘社交的松弛感

  夜校作为一个平台,让更多青年走到一起,重拾曾经被放弃的兴趣、被淡忘的爱好,收获一份别样的松弛感。在对137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中, 有一半以上(56.9%) 的受访青年参加夜校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爱好;41.6% 的是因为想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近六成(59.1%) 选择学习的课程是摄影、绘画等兴趣爱好类课程;在参加夜校的频率上,受访青年大多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其中40.2%的偶尔参加,视情况而定;35.0%的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

  低成本带来的参与感

  青年夜校因价格低、距离近、课程零门槛等优势,让更多的青年想参与、愿参与、能参与到夜校学习中来。对137 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数据显示,超七成(75.9%) 的受访青年表示未花钱,8.0% 的每节课花费在50 元以下,10.2% 的在50-100 元,5.9%的在100 元以上;在夜校的类型上,超八成(81.0%) 的受访青年学习于文化馆、社工服务中心等承办的公营性质的夜校。

  遇障:资金有限致多方面受限

  资金有限,硬件设施设备条件有限

  青年夜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部分,公益属性明显,很多课程完全免费,部分课程收费仅能覆盖师资成本,无法囊括场地租用、硬件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等费用,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相对一般。对137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发现,38.0% 的受访青年认为当前青年夜校存在的问题是硬件设施设备落后。某文化馆馆长反映,其举办的夜校年支出在30 万-50 万元之间,2023 年运行主要靠文化馆自行支出及县财政支持9 万元,资金缺口较大,如不解决资金难题,夜校或将面临停课风险。

  师资能力水平有限,课程可持续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夜校教师主要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专业能力和经验水平有所不同,与广大青年的期盼还有差距,另一方面夜校教师出于公益目的参与,属于兼职模式,流动性大,课程持续性不强,学员难以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对137 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发现,29.9% 的受访青年认为当前青年夜校存在的问题是师资能力水平有限。某夜校负责人表示,部分分校因离城区远,老师到乡镇上课不方便,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导致部分课程无法开办,影响学员积极性。

  课程不够丰富,实用性有待加强

  虽然与上个世纪80 年代的夜校相比,现在的青年夜校课程更加丰富,但在当今多元文化影响下,青年夜校的课程设置仍显得单一、固定,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青年学员的需求和兴趣。对137 名参加过夜校课程或活动的青年调研发现,46.0% 的受访青年认为当前青年夜校存在的问题是课程不丰富、实用性不强。

  知晓度、参与度不高

  近年青年夜校虽火爆出圈,但调研发现,重庆青年对夜校的知晓度仍然偏低,参与度也不高。参与本次问卷调研的639 名43 岁及以下的青年中,对青年夜校有所了解的占40.4%, 非常了解的占12.4%;337 名对青年夜校了解的受访青年中,参加过青年夜校课程或活动的仅有137 名,占40.7%,未参加过的200 名受访青年主要因为工作或学习太忙,没有时间。

  成势:聚多方力量做好“四点”

  夜校大门要再开大点

  对243 名有参加夜校意愿的青年调研发现,77.4% 的受访青年倾向于选择文化馆、社工服务中心等承办的公营性质夜校;12.8% 的表示无所谓,都可以;9.8% 的倾向于培训机构、私立学校等社会化运营的夜校或其他类型的夜校。非公营夜校的力量尚需加强。建议政府在发挥青年夜校供给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做好“搭台”工作,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引入社会化资本参与,开办市场化运营夜校,凝聚多边力量,丰富夜校业态。

  夜校的课程要再丰富点

  对243名有参加夜校意愿的青年调研发现,67.5% 的受访对象希望夜校提供摄影、绘画等兴趣爱好类课程;63.4% 的希望提供计算机编程、会计等职业技能类课程;39.5% 的希望提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人际交往类课程。建议青年夜校跟企业、协会等合作互动,提供不同领域和专业的课程,同时可以根据学员的个人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夜校的形式要再灵活点

  对243 名有参加夜校意愿的青年调研发现,67.1% 的受访青年希望课程的形式是线上线下结合,而不是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对于夜校的上课时间,51.4% 的受访青年希望是工作日晚上,24.7% 的希望是周末白天。建议青年夜校提供在线学习、面授课程、实践项目等多种学习方式,并安排晚上、周末、节假日等更具弹性的课程时间,让青年学员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夜校宣传质效要再高点

  对337 名对青年夜校有所了解的青年调研发现,目前了解到青年夜校宣传的主要渠道是政府网站、村社宣传栏、微信、微博等方式,相对集中和单一。建议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布青年夜校的信息、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并张贴于社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不定期举办青年夜校开放日和体验课,吸引更多青年关注和参与。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