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商兴农”研究进展

  • 来源:销售与市场
  • 关键字:“数商兴农”,研究进展,农村电商
  • 发布时间:2024-12-13 15:27

  肖佳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2021年10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商电发〔2021〕191号),指出以数字商务振兴农业、以数字商务升级农村电商,促进传统农民向“新网农”过渡。通过引进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数商兴农”工程以“商”和“农”为根基,结合数字技术与数据,将农业与数字商务相融合,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数商兴农”,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讨,分析了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有效地推进“数商兴农”工程,推动“数商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数商兴农”;研究进展;农村电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众多农村区域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产品加工与流通、仓储管理及附属设施建设与产业基础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直接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数字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其关键在于落实和实践。因此,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施‘数商兴农’工程”。该工程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核心,以商贸流通为体系,强调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电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提升[1]。在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与演进,显著加快了其成长步伐。从实践来看,“数商兴农”工程作为数字技术的具体实施,促进了新农人群体的产生,同时为农业农村发展又添新引擎。这一发展方向符合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在农村发展现代化产业、构建生产和经营体系。“数商兴农”的关键在于通过“数商”手段实现“兴农”目标,即强化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网络覆盖率和增加物流站点数量,同时针对农村整体供应链相对不畅的问题推动各环节转型和升级[2],从而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助力农村产业振兴与农民收入增加。

  1 “数商兴农”的内涵与现状

  1.1 “数商兴农”的内涵

  “数商兴农”首次出现于2021 年10 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过数字商务振兴农业、以数字商务升级农村电商,从而促进传统农民向“新网农”过渡。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提升农业与农村经济的生产效能与发展潜力。

  2022 年2 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为“底座”,在此基础上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同三大产业以及“农村客、货、邮”的融合发展。同时,与“快递进村”项目及“互联网+”农产品流通计划并肩推进,共同构成建设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即利用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3]。

  “数商兴农”就其内涵而言,“三农”是根本,再通过“数商”驱动,达到“兴农”这一个目标。“数商兴农”策略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增进农民福祉、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实践效能与深远价值。它不仅激发了农村地区的创新活力,促进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还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1.2 “数商兴农”的现状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5.66%,同比增长11.3%。2022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9759.3 亿元,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达8904.4 亿元,较前一统计周期增长3.6%[4]。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距。

  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相对滞后。相比较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电子商务企业和产业链也相对不成熟。造成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比如,中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制约了其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缺乏系统的电商行业培训机制。电子商务行业瞬息万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部分农村居民和电子商务企业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农村相对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服务,导致人才引进存在困难。与城市相比,农村收入水平较低,存在文化差异,使得本就稀缺的电商人才难以扎根农村从事电子商务相关工作。

  2 “数商兴农”案例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数商兴农”工程全面启动。各地政府积极采取行动,从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活动组织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旨在有效实施“数商兴农”战略,以期实现农民增收、乡村产业繁荣与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5]。基于“数商兴农”的战略背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对于缓解农产品滞销难题、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多样化的创新策略,旨在构建特色鲜明、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施“数字贸易+农业”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案例及成效

  浙江省台州市所推行的“数商兴农”建设项目因其显著成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司遴选为示范案例。台州市商务局主导的“数字商务与乡村振兴”计划,亦荣登台州市首批“九富”最佳实践榜,彰显了台州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繁荣方面的突出贡献。浙江省台州市成功构建并运营了20个“数商兴农共富工坊”示范站点,这些工坊通过线上交易,累计实现了近3000 万元的订单总额。工坊精心培育了19 个特色品牌,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在网络平台上的销售,总销售额达到了486 万元。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体现了“数商兴农”模式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际成效。具体措施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台州市创新性地实施了“党建引领下的电商与网红IP 融合”策略;二是优化共富生态,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三是建强共富队伍,激活人才链赋能乡村振兴。

  2.2 案例经验

  基于“数商兴农”理念,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政策措施,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训激发人才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尤其是打造数字商贸的高速通道,整合了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的全链条运作,包括生产、开发、交易及物流,探索并实践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农业旅游与商业旅游文化相交织的新型休闲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借助数字经济工具,如电商平台与直播等,农村特色产业得以蓬勃发展,逐步实现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确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6]。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也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够有一定的收入。

  3 研究展望

  3.1 需助力传统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我国农村地区蕴藏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但目前农产品标准化水平较低,增加了农产品营销的难度。随着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市场对高效、精准的电商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7]。为此,要加大冷链物流与仓储技术的投资力度,提升农产品保鲜与运输效率,减少损耗,保证产品质量在流通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踪,增强消费者信心,维护食品安全。

  3.2 加强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短板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点配置的欠缺,使得“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持续凸显,快递服务深入农村地区的比例尚有提升空间,资源整合效率相对较低,且快递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就目前说,冷链物流是影响农村生产的果蔬农副产品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一现象对当地的产品与品牌成长构成了显著阻碍。在农产品领域,尤其是生鲜农产品,不仅限制了农产品的保鲜度与品质,还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与价值实现,进而对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构成了挑战。因此,强化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预冷与分拣加工能力,对于推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3.3 完善农村电商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电商服务板块发展相对滞后。在人口和土地都比较分散的农村区域,服务机构的数量及专业水平尚未满足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农村地区,软件定制、仓储配送、市场营销、影像艺术、人才培育以及金融服务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普遍缺乏具备卓越服务能力的优质主体,影响了农村电商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完善农村电商体系,增加服务主体,特别是吸引优秀的服务主体,提高服务水平,为农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3.4 突破农村电商人才瓶颈

  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仍然普遍短缺,相关复合型人才也普遍缺乏。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整体生态与农村和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差距较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难以吸引、留住,人才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发展农村电商,需要吸引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出台相关优惠补贴的就业政策,吸引毕业生和其他就业者的加入。此外,也可以加强与发达地区专业电商团队合作,拓宽本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4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本文围绕“数商兴农”,探究在农村电商的发展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充分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并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究了数智赋能乡村农商文旅融合。电子商务的高质化发展,对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演进发挥着核心驱动作用,尤其是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领域。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解决好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生态体系、人才瓶颈等问题,技术数据、智力等要素将持续发挥作用,并通过数智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李晓夏, 赵秀凤. 数字赋能与乡村人才振兴:“数商兴农”背景下新农人培育循环体建设研究[J]. 成人教育,2023(9):36-42.

  [2] 王丽, 滕慧君.“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赜[J]. 农业经济,2024(2):136-137.

  [3] 欧阳日辉.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数商兴农”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J]. 科技与金融,2022(4):49-53.

  [4] 杜国臣. 数商兴农迈上新阶段[J]. 经济,2023(3):26-29.

  [5] 唐红涛, 李胜楠. 电子商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作用及其路径[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6):65-77.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2014-01-20(1).

  [7] 陶峥, 陈嘉玲. 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4(1):116-120.

  作者简介:肖佳晴(2000―),女,汉族 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