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驱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 来源:销售与市场
  • 关键字:物流业,共生发展,驱动机理
  • 发布时间:2024-12-13 15:33

  张利(包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1)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物流业的蓬勃兴起,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深度融合共生发展。本研究聚焦于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内在机理与策略优化,采用多维度分析框架,系统探讨了共生发展的核心驱动机理。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驱动力、政策环境引导力以及产业链整合协同力构成了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这些驱动力通过复杂交互作用,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还推动了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与高效化,实现了农业产业链与物流网络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物流业;共生发展;驱动机理

  中图分类号:F326;F259.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共生模式通过优化农业产业链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产业链运作效率,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构建理论基础,对共生体系中面临的核心挑战进行精准识别。进一步深入探讨共生发展的动力机制,从内生动力和外生推力两个维度揭示其共生进化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以优化共生环境、强化共生动力、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目标,运用战略管理和政策分析工具,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战略框架。调研在综合分析的同时,运用文献综述法确保理论深度,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实证依据真实准确。

  1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现状分析

  1.1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概况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集中性和产业多样性特征。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是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和产业多样化,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等战略要地。这些集群专注于农产品关键领域且产业多样化,如粮食种植业、畜牧业、蔬菜园艺业、果林业等,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且多样化的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从整体上看,内蒙古的农业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从发展特点上看,内蒙古的农业产业集群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特的自然资源基础、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深厚的农业文化底蕴。具体来说,这一地区有大规模的耕地资源,有高质量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外,悠久的农业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承与革新,这些丰厚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上述优势因素不仅为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也为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农业产业集群的高效运转,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均产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涵盖了农产品的采收、初加工、仓储、运输及分销等全过程。这些物流需求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促进了物流业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因此,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共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转型升级[1]。

  1.2 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物流业的发展成绩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升级与物流网络体系的精细化布局两个方面。区域近年来致力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强化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网络的互联互通,构建了多形式联运、高效协同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使物流运输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为物流行业的规模化扩张与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在内蒙古的物流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蒙古在物流网络布局策略上,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定位核心,建设辐射周边的物流枢纽网络。这些核心城市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基础,逐步成为物流资源汇聚与分发的关键节点[2]。通过构建高效的物流通道与智能信息平台,实现了物流资源的精准配置与快速调度,为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内蒙古的物流业也积极响应技术创新这一趋势,在充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促进物流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应用先进技术,使物流作业的精确度与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使物流服务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得到增强,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1.3 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现状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态势显著,其深度融合体现在多个专业维度。农业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业产生了强劲的需求拉动效应,而物流业的专业化、高效化服务则进一步激发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活力与潜力[3]。以内蒙古粮食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紧密合作为例,这种双向促进机制使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物流成本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也随之提高。经济效益层面的农业产业集群和物流业共生发展优势明显:物流行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加快速、安全、低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这不仅从产地到市场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而且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发现机制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农产品的价值。同时,作为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农民收益水平的明显提高,也直接得益于物流效率的提升。此外,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还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升级。物流业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仓储管理、信息追溯等增值服务,为农业产业集群构建了更加完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这不仅增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为其赢得了更多的机遇,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也更加凸显。

  2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驱动机理

  2.1 市场需求驱动的深化机制

  市场需求作为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深化机制体现在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物流时效及安全性的高标准要求上。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农产品供应链的敏捷性、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直接驱动了物流业在冷链运输、快速响应及智能配送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同时,农业产业集群为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强与物流业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高效、安全、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价值。

  2.2 技术创新驱动的引领效应

  技术创新在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和物流业的共生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是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和物流业发展的龙头。在优化物流作业流程、提升物流效率和精准度的同时,物流技术的革新也推动了物流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发展,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成果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品质的同时,也为农业产业集群提供了决策支撑。农业技术的创新为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精准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对物流模式与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物流业与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2.3 政策支持驱动的保障作用

  政策支持在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保障作用。政府为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用地政策,等等,为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资源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降低,而且提高了企业的营利水平和竞争力,也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升级,为物流业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为提高物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促进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政府还积极推进了物流业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

  2.4 产业链整合驱动的基础作用

  产业链整合是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总体竞争力的提高。物流业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能够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促进无缝对接,使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得到提高,同时物流成本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物流业还能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从库存管理做到订单处理与配送的优化工作,从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水平得到提高。3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策略建议3.1 强化基础设施构建与物流网络体系优化为确保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首要任务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物流网络体系。政府应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注重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性,构建高效且覆盖广泛的交通网络。规划并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综合物流枢纽,集成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多元化功能,提升物流网络的综合效能[4]。此外,鉴于冷链物流对高品质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应重点加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升级,确保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

  3.2 加速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驱动共生发展的关键动力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推动先进技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提升物流作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和农业产业集群加大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为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下游企业在农业产业链上的信息互联互通;通过生物技术、精准农业等手段,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物流行业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农产品资源。

  3.3 完善政策体系与强化政策扶持

  完善的政策体系与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是保障共生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共生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支持措施,为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地与执行,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跨部门协调与协作必不可少;加大对企业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点带面促进共生发展的深入进行,从制度上对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给予有力支撑。

  3.4 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是推动共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应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战略联盟、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实现产业链的整体优化与升级[5]。同时,建立物流业与农业产业集群之间的协同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流程对接、标准统一等方式实现产业链各方的无缝连接与高效协同。在此基础上,鼓励产业链各方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共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技术路径与市场机会,推动共生发展的持续深化与拓展。

  4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了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的核心驱动机理,明确指出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支撑及产业链深度融合是共生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协同作用,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高效运作,也优化了物流服务体系,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包括强化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布局、深化技术创新与信息化融合、完善政策引导与支持体系、强化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创新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育与服务品质提升在内的综合策略建议。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协同、高效、可持续的共生发展体系,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变革的加速推进,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的共生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深度整合以及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玮. 共生理论下港口物流集群产业发展研究[J]. 物流技术,2015(5):89-90,183.

  [2] 陈涛.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物流技术,2013(7):195-197.

  [3] 崔莹, 唐质敏, 刘俊华, 等. 呼包鄂城市群物流业与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12):5-10,4.

  [4] 蒋义刚, 徐静, 田跃. 产业共生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在农业物流的应用展望[J]. 物流科技,2022(12):39-41.

  [5] 高振勍. 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及驱动策略研究[J]. 北方经济,2022(10):53-56.

  基金项目:2024 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与物流业共生发展驱动机理及对策研究”(2024LHMS07009)。

  作者简介:张利(1983―),男,汉族,河北徐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