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科技融合视角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营销策略

  • 来源:销售与市场
  • 关键字:文化与科技融合,营销策略,体验经济
  • 发布时间:2024-12-13 15:38

  张博(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太原030062 )

  摘要:沉浸式旅游演艺是文化旅游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产物,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引领观众进入预设情境,提升了沉浸感和互动性,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沉浸式旅游演艺提供了更多可能,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维度,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视角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营销创新策略,以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发展助力。

  关键词:沉浸式旅游演艺;文化与科技融合;营销策略;体验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科技的快速发展,沉浸式旅游演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演艺业态,沉浸式旅游演艺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多感官互动体验,将游客带入特定情境,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受,代表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然而,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创新营销策略,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体验需求,进而推动沉浸式旅游演艺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1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内涵与特征

  沉浸式旅游演艺是文化旅游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产物。沉浸性,是利用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营造逼真的场景氛围,让游客全身心投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人机交互、体感交互等方式,让游客参与到演艺过程中,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旁观者。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游客特征与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演艺内容和互动体验,满足其差异化需求。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特征主要有:一是技术驱动。先进的数字技术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基础,贯穿演艺的创作、呈现、互动全过程。二是文化融合。沉浸式旅游演艺立足文化内核,通过对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表达,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1]。三是体验为王。沉浸式旅游演艺强调游客的主体地位,通过参与互动、情感代入等,为其提供独特、难忘的体验。四是跨界联动。沉浸式旅游演艺汇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领域力量,实现跨界合作、资源整合,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沉浸式旅游演艺正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业态,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2 文化与科技融合对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影响

  2.1 技术赋能,提升沉浸式体验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沉浸式旅游演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演艺的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营造出逼真的虚实结合场景,多感官互动技术让游客能够听、看、触、嗅、尝,全方位感知演艺内容。体感交互技术捕捉游客的肢体动作,实现人机实时互动,让游客成为演艺的参与者[2]。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分析游客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沉浸式体验。高科技舞台机械、灯光音响、全息投影等将演艺效果推向极致。先进科技的融入打破了传统旅游演艺的观赏局限,技术赋能使沉浸式体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2 文化创新,丰富演艺内容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内容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先进技术手段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以更生动、立体、沉浸的方式呈现,增强了文化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沉浸式旅游演艺可以融入更多新奇的创意元素,如互动剧情、角色扮演、影视IP(网际互联协议)、科幻主题等,不断创新演艺内容,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体验需求。文化创新令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演艺项目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2.3 跨界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沉浸式旅游演艺的跨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沉浸式旅游演艺本身就是一种跨界产物,融合了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领域。而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沉浸式旅游演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3]。例如,与影视、动漫、游戏等娱乐产业联动,将热门IP 与沉浸式演艺相结合;与教育行业合作,开发寓教于乐的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与零售业合作,打造沉浸式购物环境等。跨界融合扩大了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应用场景和受众群体,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催生出诸多创新业态,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更强的增长动力。

  2.4 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传统旅游演艺存在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不足、游客体验单一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游客的消费需求。而文化和科技赋能的沉浸式旅游演艺,以文化创新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体验创新为核心,代表了旅游演艺的发展方向。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兴起,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个性化、体验型转变,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实现优质内容、高科技手段、极致体验的完美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文化与科技融合视角下沉浸式旅游演艺的营销策略创新

  3.1 产品策略,优化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

  3.1.1 文化挖掘,打造独特IP。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的开发中,应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文化精髓,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IP。一方面,可以从地域历史、民俗风情、非遗技艺等方面发掘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元素,通过故事化、IP 化的方式进行艺术再创作,使文化内涵以更生动、立体、沉浸的形式呈现[4]。另一方面,要立足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文化特色,避免同质化,塑造难以复制的文化IP 形象。此外,还可以与知名IP 跨界合作,借助IP 的影响力和粉丝经济,扩大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的受众群体。通过文化挖掘和IP 打造,赋予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3.1.2 技术创新,提升沉浸感与互动性。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要紧跟科技发展前沿,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沉浸感和互动性。要积极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打造虚实结合、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场景;利用全息投影、裸眼3D、环幕影像等技术,营造梦幻奇妙的视觉效果;运用多点触控、体感交互、脑机接口等技术,实现人机实时互动,让游客成为演艺的“主角”。同时,还要注重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在提升感官刺激的同时,引导游客共情。此外,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互动体验。通过技术创新,为游客营造身临其境、妙趣横生的沉浸式体验,全方位激发游客感官和情感的共鸣。

  3.2 定价策略,差异化与动态化相结合

  3.2.1 基于细分市场的差异化定价。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目标市场是多元化的,不同细分市场的游客对价格的敏感度和心理预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市场细分情况,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对于追求高品质体验的游客,可以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突出产品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对于对价格敏感度高的游客,如学生、老年人等,可以提供相对优惠的价格,扩大消费群体。同时,还可根据淡旺季、节假日等因素,实行弹性定价,平衡客流量与收益[5]。此外,针对不同销售渠道和合作伙伴,也可实行差异化定价,如为旅行社和OTA(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相应的价格优惠和返点政策。差异化定价策略有助于满足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

  3.2.2 大数据驱动的动态定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动态定价策略在沉浸式旅游演艺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包括历史销售数据、竞争对手价格、游客特征、市场需求等,利用大数据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进行实时评估,从而制定动态、实时的定价策略。动态定价能够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自动调整价格,既可以在需求高峰时抬高价格,提升营收,又可以在需求低谷时下调价格,刺激消费,实现收益最大化。此外,动态定价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游客画像,提供个性化的价格,提高游客的购买意愿。大数据驱动的动态定价策略可以帮助沉浸式旅游演艺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定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3 渠道策略,线上线下渠道融合

  3.3.1 数字化渠道布局,拓展触达面。在数字化时代,沉浸式旅游演艺要加强线上渠道布局,利用数字化工具拓展触达面,提升营销效率。一方面,要重视官网、小程序、App 等自有渠道建设,提供在线预订、产品展示、信息咨询等功能,实现直接触达和销售转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拥抱第三方渠道,如OTA平台、团购平台、直播平台等,借助其流量优势和营销生态,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要注重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引人入胜的演艺内容和互动话题,吸引潜在游客。此外,还可以与知名IP、KOL(关键意见领袖)开展合作,借助其粉丝经济实现精准营销。通过数字化渠道布局,沉浸式旅游演艺可以实现全域触达,提高营销策略转化效率。

  3.3.2 联合分销,发挥渠道合力。沉浸式旅游演艺要发挥线上线下渠道合力,构建多样化的分销渠道体系,实现渠道下沉和市场覆盖。线下渠道方面,要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开展联合分销,将演艺产品捆绑销售,发挥渠道协同优势。通过异业联合、跨界合作等方式,拓展更多的线下销售网点和体验场景。线上渠道方面,除了布局主流OTA平台,还要重视与区域性、垂直型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借助其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触达更多目标客群。同时,可以通过分销系统、代理平台等,发展更广泛的分销商网络,实现渠道的规模化扩张。通过联合分销策略,充分调动各渠道资源,产生“1+1>2”的渠道合力,促进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的销售。

  3.4 促销策略,沉浸式体验营销

  3.4.1 沉浸式预演体验,引爆话题传播。浸式旅游演艺要创新促销方式,利用沉浸式预演体验,引爆话题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可以在演艺正式开放前,举办沉浸式预演体验活动,邀请媒体、KOL、粉丝等参与,让其提前感受沉浸式旅游演艺的魅力。通过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如角色扮演、情境互动、实景探秘等,调动参与者的情绪,引发共鸣[6]。鼓励参与者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分享沉浸式预演体验的感受和精彩瞬间,引发二次传播,掀起话题热潮,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此外,还可以与知名IP 联动,推出限定预演体验活动,借助IP 效应扩大传播。通过沉浸式预演体验,以“种草”的方式引爆话题,提升沉浸式旅游演艺的品牌曝光度和美誉度。

  3.4.2 沉浸式互动营销,强化品牌联结。沉浸式旅游演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沉浸式互动营销,强化与游客的情感联结,提升品牌忠诚度。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演艺体验,激发其参与热情。通过H5(轻量级)游戏、线上寻宝、虚拟社交等互动形式,延伸演艺体验,增强游客黏性。同时,要注重UGC(用户生成内容)的运营,鼓励游客分享参与演艺的感受,通过优质UGC传递品牌价值主张,引发共鸣。此外,还可以通过会员制、积分制等方式,增强游客的忠诚度和复购率。通过沉浸式互动营销,拉近与游客的距离,构建情感纽带,强化品牌联结,提升游客终身价值。

  4 结语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沉浸式旅游演艺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沉浸式旅游演艺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文化内容和科技手段为依托,通过产品、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策略的创新,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不断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创新营销策略,沉浸式旅游演艺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张卉. 文化资源“双创”路径: 沉浸式文旅演艺[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3(4):52-57.

  [2] 黄丹. 旅游演艺传播时空的协同优化研究[J]. 艺术传播研究,2023(5):28-36.

  [3] 王菲. 沉浸式旅游演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西部旅游,2022(24):73-75.

  [4] 毕剑, 贾苏萍, 周成. 沉浸式旅游演艺: 内涵、特征及发展动力[J]. 许昌学院学报,2022(4):109-115.

  [5] 张艺璇. 环境美学视域下沉浸式旅游演艺中的人景关系转向[J]. 四川戏剧,2022(2):41-45.

  [6] 刘雨晨. 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的发展分析与评估[J]. 经济研究导刊,2022(19):71-73.

  作者简介:张博(2003―),男,汉族,山西大同人,本科,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