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剧《产科医生》在众声喧哗中首播结束,好评与点赞不少,砖头与唾沫也是漫天飞。热闹之余,我们不妨重新冷却一下躁动的思维,理性看待这部电视剧。
毫无疑问,电视剧《产科医生》的初衷肯定是希望借一隅而映全貌,通过产科医生的眼睛,观察全行业的起落浮沉。这个初衷是好的,毕竟,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能投资拍摄《产科医生》这样的行业剧,仅此一点,都是值得点赞的。你若曝光过度,审查方会认为你给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平添乱子,你若隔靴搔痒一派高大上,那观众就会骂你虚伪脑残、不食人间烟火。基于这两点,《产科医生》算是医疗行业剧里面不错的一部了。但是其中人物设定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依然值得行内人思考。
在《产科医生》中,我们见到了那些正直且有职业操守的医生,比如曲晋明、耿山、肖程等,他们让患者或观众感觉到医生富有正义和温暖的心怀。这种暖色调的表现,在当下应该是很紧俏的。另外几个“坏”医生却坏到了家,而全剧着力塑造的女主角则“好到找不到任何缺点”,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人物要么坏得令人发指,要么好得不可思议,对一部现实题材电视剧来说这样的人物设定并不是一件好事。
剧中佟丽娅演的何晶,一个从小城市出来到省城三甲医院进修的年轻医生,比见习医生的见识和能力要强很多,这一点,从常识来看还是能站得住脚的,毕竟医生的经验和一颗进取之心比什么都重要。
问题是,这个人物的设置过于完美了。无论大事小情,别人不愿意做的手术,包括不愿意接触的艾滋病人,她都迎难而上,而且技艺超群,与主刀医生配合默契,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在第二集,曲晋明指示魏丽丽担任主刀,切除病人的子宫,何晶认为应该尊重病人的选择,并大胆提出采用凝血酶灌注的方法为孕妇止住了出血,保住了子宫。这里何晶的神奇医术让院长与海归肖程都黯然失色,这哪是来进修,这分明是一种无声的传授!那么,为了一个角色的高大上,这样无节制的人为、不合逻辑的拔高,是不是有点太“作”的感觉呢?
在给医院“拉钱”这件事上,院长夫人辛辛苦苦才找来800万元的赞助,还差点犯错误,可她却是不费吹灰之力,搞来1000万的投资,还是第一期,在见面会上可谓是抢了院长和院长夫人的风头还不自知。对于她这种明明心里很美,表面上却还“装纯”,假装这些事情跟她没有任何关系的表现,看了总是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在剧情上,为了剧集的可看性加强人物身上的戏剧性本无可厚非,但因为缺乏真实的细节依据,单纯让何晶无所不能,使人物关系不免有拼凑之感。何晶的身世之谜是剧中的人物发生矛盾的关键所在,而与肖程的恋爱关系也成了剧情的重要线索。何晶的能力之所以如此超强,是因为她妈妈也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家教很严,更为有趣的是,这位进修医生的妈妈和这个医院的院长过去曾是恋人关系……
就这样,《产科医生》以42集之巨塑造出一个神奇高大、能力超强、总能力挽狂澜,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形象。这个完美的人总能在其他人物的配合下熠熠闪光,但她似乎只能存在于这部电视剧中了。这似乎成了《产科医生》无法走出的思维锈斑,禁锢了作品更趋成熟的可能性。从生活的本真来看,再伟大的人物也会有缺点,何况一个很普通的产科医生,为什么不能让她有点小瑕疵、小性格、小缺点呢?这似乎已成国产电视剧走不出的一个瓶颈。
《产科医生》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急于为行业正名,想成为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然而现在的电视观众不需要被教育,需要的是平等的娱乐精神,在娱乐中思考其实或许更有意义。女主角何晶神一样的表现,似乎给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争来了面子,让他们可以在家中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从中找到某种微妙的心理满足:看看我们基层医生并不比城里的差,来到三甲医院照样能挑大梁。
但是面对更广泛的观众来说,这部戏离走进人们的内心还有一段距离。有关医患矛盾的纷争一直此起彼伏,特别是与《产科医生》播出同期发生的“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更让人深感医患之间彼此理解和信任的缺失,及其导致的沟通不畅所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如果医疗剧更能深入这些关系的内部,更真实地体现人物积极面对问题的勇气和力量,不是那么高大上,可能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起到励志的效果,或许可以擦去一些蒙在医患关系上面的灰尘,也未可知。
改革开放几十年过去了,影视作品如果还没能突破“高大全”的虚幻人物设置,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原谅的病,该吃药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