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华东区黄颡鱼养殖模式、影响黄颡鱼产量的因素、“新口”与“老口”黄颡鱼的区分以及养殖实例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让养殖户和饲料厂业务员对不同时期黄颡鱼的出鱼效果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判。
最近常和饲料厂一线业务员聊天,感觉他们心中存在一种困惑,甚至对本公司的黄颡鱼饲料质量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我们厂的黄颡鱼料有时候出鱼效果很理想,大都在28斤/包以上,养殖户满意,有时候出鱼效果却只有23-25斤/包,甚至差到20斤/包?是不是厂里又调整了配方,降低了品质?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评判黄颡鱼的出鱼效果,下面从华东区黄颡鱼养殖模式、“新口”鱼和“老口”鱼的区分、影响黄颡鱼产量的因素以及养殖实例等四方面进行介绍。
华东区黄颡鱼养殖模式
华东区黄颡鱼养殖模式相对简单,分为精养模式和混养模式。下面把华东区黄颡鱼一般养殖模式及效果简单列出(如表1、2、3):
“新口”黄颡鱼与“老口”黄颡鱼的区分
在浙江黄颡鱼养殖区域,绝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管理水平、放养的苗种规格及所用饲料档次都相差不大,决定最终出鱼效果的主要取决于出售的黄颡鱼是“老口”还是“新口”。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浙江黄颡鱼养殖周期及“老口”黄颡鱼和“新口”黄颡鱼的正确区分,下面笔者从黄颡鱼水花开始到最终出售为止,列出黄颡鱼养殖周期表(适用于绝大部分养殖户)。
黄颡鱼养殖周期表是黄颡鱼从孵化到出售的理想时间,而实际养殖中苗种规格、上市时间等都相对复杂。从黄颡鱼养殖周期表可以看出,区分黄颡鱼“新口”和“老口”的关键点就是看其是否养殖1年或以上。“老口”黄颡鱼规格普遍大于“新口”黄颡鱼,当然饵料系数也较大。
影响黄颡鱼产量的因素
水产养殖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最终的出鱼效果。由于绝大部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和放养模式不同,且饲料厂并不能对终端养殖情况进行及时跟踪把控,所以业务员收集来的信息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饲料的真实效果。下面简单介绍影响黄颡鱼养殖效果的因素,仅供参考:
(1)苗种差异:苗种主要分为普通苗(四川苗、湖州本地苗)和全雄苗;(2)黄颡鱼种类差异:瓦氏黄颡鱼、黄颡鱼(最常见养殖品种)、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3)放苗时间、放苗规格、放苗密度、出鱼时间;(4)分塘前是否筛选(一次或多次);(5)日常管理:水质、疾病、饲料投喂方式等;(6)放养模式:分精养模式和套养模式;(7)饲料的档次。
实例1:
养殖户:浙江湖州东林沈老板
鱼塘:5亩,水深2米
放苗:2013年4月中旬直接分塘,10万尾水花
出鱼:黄颡鱼6700斤,鲫鱼约600斤
喂料数量:220包,含粉料
饲料档次:黄颡鱼40%蛋白饲料,少量42%蛋白幼鱼期料
饵料系数:1.20
四月下旬分塘或者直接购买黄颡鱼苗种,规格在100-300尾/斤,这种规格的黄颡鱼鱼苗是去年8月份以后从水花培育出来的,养殖户购买这种规格的黄颡鱼鱼苗品质较好,价格也是最高的。放养这种规格的黄颡鱼一般都是在6月底至8月初出售,这个时期出售的黄颡鱼饵料系数低(28斤/包以上),但是炮头较小。本例养殖模式就是养殖户常说的“新口”黄颡鱼。
实例2:
养殖户:浙江湖州钟管沈老板
鱼塘:15亩,水深2.5米
放苗:2013年4月底放100尾/斤的鱼种15万尾
出鱼:黄颡鱼:23600斤
喂料数量:820包
饲料档次:黄颡鱼41%蛋白饲料
饵料系数:1.48
同样是放养规格在100尾/斤的黄颡鱼精养池塘,在8月20日出鱼的养殖效果只有26.9斤/包,养殖户也很满意。同实例一我们可以对比看出,在放养规格相似的情况下,越早出鱼,饵料系数就越低。
实例3:
四月下旬分塘或者直接购买黄颡鱼苗种,规格在10-40尾/斤,这种规格的黄颡鱼鱼苗是去年5月以后从水花培育出来的,或者是养殖户在8月以后直接购买几百尾/斤鱼种饲养出来的,养殖户购买这种规格的黄颡鱼鱼苗品质较差,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放养这种规格的黄颡鱼一般都是在6月底至8月初出售,这个时期出售的黄颡鱼饵料系数偏高(22-25斤/包以上),但是炮头较大,4两/尾以上。
这种养殖模式下,出售的黄颡鱼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口”黄颡鱼。
养殖户:菱湖杨家巷村费老板
鱼塘:13亩,水深2米
放苗:2013年5月中旬放15-20尾/斤的鱼种6500斤
出鱼:黄颡鱼:29000斤
喂料数量:970包
饲料档次:黄颡鱼42%和40%的蛋白饲料
饵料系数:1.72
综合以上四部分内容,如果忽略养殖水平、苗种好坏的话,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新口”和“老口”黄颡鱼对比,“新口”的饵料系数低于“老口”。(2)同一时期内放苗规格、密度相似的鱼塘,出鱼越早饵料系数越低。(3)同一时期若放苗规格不同,则规格越小饵料系数越低。
文/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特种水产事业部 李家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