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一剂猛药
- 来源:方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占领中环,民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01 07:43
最近香港“占领中环”运动让国人瞩目,网络上的口水仗也打个不停。这里有一个深刻的命题,即民主和法治的关系,争取民主能否妨害他人的自由?我们往往把平等与自由、民主与法治想当然的关联在一起,而忽略了两者内在的紧张关系。
自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的最高价值之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那是自然意义上的自由,社会意义上的自由是厘清人我边界,是在自己边界内的不受他人强制的状态,这种不受强制的状态包括经济自由、人身自由、精神自由。密尔的名著《论自由》(OnLiberty),严复最早即翻译为《群己界权论》,群己边界的厘清,是社会秩序的确定。因此,自由需要秩序的保障,自由与秩序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政府状态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自由和秩序需要法治来维护,因此,法治是确保自由的工具。
平等也是社会的重要价值,但平等的概念极为模糊,不同群体的平等观念是截然不同的。详细的划分,可以把平等区分为起点平等、规则平等和结果平等。(1)我们能主张的平等只能是规则平等。规则平等是抽象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确保各方在规则适用上相同的地位,赋予当事人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通过自由的博弈,形成公平的社会秩序。公平是博弈的结果。公平不是天生的或者与生俱来的(人生而不平等即起点不平等),同时也不是自动实现的。政治哲学家诺齐克认为,一个富可敌国的人,只要他的财产来路清白,那么他的富有拥有完全的正当性,他的财富再巨大也是公平的。(2)结果平等是伪平等。自由竞争必然是优胜劣汰,结果必然不平等。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结果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历经数千年农民起义的轮回和数十年社会主义集体生活的积淀,这种大锅饭、无差别的平均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毒瘤。(3)起点平等也是伪平等。起点平等,同一起跑线竞争,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在真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每个人在智力、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政治地位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他们利用制度所赋予他们的机会的能力因此会非常不同。起点平等只有在一个通过强制实现社会整齐化一的体制下才可能实现,这意味着割裂历史的自然进程,一切推倒重来,重新洗牌,例如,“文革”就是一个极力消除差别、人为制造起点平等的社会实验。
平等价值的体现就是民主。因为人人平等,谁也没理由统治谁,所以按人头数选票最公平。民主不需要神话,民主不是目的,而是社会治理的工具。作为一种决策方式,民主最朴素的意义就是人人平等,一人一票,少数人服从多数人。邱吉尔所说的,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因为只有民主能解决统治的合法性的问题。至于民主制度的什么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均贫功能……,未免过于理想,民主万能论背后的逻辑就是人民万能论,人民万能论从来就是极权主义的罪恶之源。
民主是一剂猛药,要警惕民主的悖论。多数人的意见难道就是正确的?托克维尔很早就提出过“多数人暴政”的命题。民主有大民主和小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民粹民主和宪政民主的区别。美国是民主制度的成功范例,但其成功恰恰是因为小民主、间接民主、受法治严格约束的民主,从而降服了民主这头猛兽。“文革”搞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就是大民主、直接民主,街头民主,真民粹,正是我们必须警惕和反对的民主。民主只赋予了权力的合法性,而没有承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是法治。所以,法治优于民主,自由先于平等。没有法治约束的民主,就是一头洪荒怪兽撕裂社会正常秩序,吞噬人们的自由。
文|马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