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努力打造北方智慧城市的标杆

  大连市位于我国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大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推进城市的智慧化建设。

  今年4月8日,大连市委书记唐军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意见》。会议提出,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要突出智慧化城市建设重点:围绕为民惠民便民,使城市智慧化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群众得实惠;通过城市智慧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智慧产业与应用创新发展,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大连的城市智慧化已经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5月15日、16日,由8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大连市城市智慧化发展进行咨询调研并召开咨询调研座谈会,为大连的城市智慧化建设出谋划策。

  当时,潘云鹤院士指出,大连智能城市的建设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在建设过程中,领导有力、规划清晰、特点明显。智能数据将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一步,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经涉及到这一领域,而且优势也开始显示出来,就是智能化为民服务,这形成了大连的优势。大连的许多民生智能系统已经能够做到快速反应。

  吴志强院士表示,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在我国北方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走到了前面。在城市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转换一下思路,在项目化的基础上再往前进一步,从项目化走向产品化,这是第一个转变,第二个转变是从自用开发走向他用开发,为别人开发,比如大连的医院做好以后,就要向全辽宁、全国的医院推广。吴澄院士则说,大连智慧城市建设在民生工程方面做得非常好,让老百姓能感受到好处,享受到成果。如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智慧医疗项目覆盖了整个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水平很高的项目。

  今年,大连市发布《大连市城市智慧化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0)》。在完成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时,大连还启动了《大连信息化条例》的地方人大立法程序,逐步在法理、制度和管控上形成体系化,从而全面支撑城市智慧化建设需要。相关应用领域的重点工程也逐步完成专项规划,进入启动阶段。大连市经信委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筛选了百项工程,从中优选重点工程予以政策扶持和重点推动。目前包括“无线城市”、“宽带大连”、“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口岸”、“智慧卫生”、“智慧安监”等重点专项均进入了启动实施或前期准备阶段。

  基础设施领域

  为推进大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大连市政府与中国移动辽宁有限公司签署了《大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电信辽宁省分公司签署了《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大连城市智慧化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联通辽宁省分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大连城市智慧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通信运营商大力投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环境不断优化。

  截至2013年底,大连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600吉比特每秒(Gbps),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29.6万户,光纤宽带用户达到33.3万,行政村光纤村村通全部完成。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基本覆盖城乡重点区域,全市建成8000个Wi-Fi热点,成功开通第四代移动通信网(4G,TD-LTE)试验网络。截至2013年,数字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180万户,大连广播电视台具备了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并已开播,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超过64万户,大连联通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5万户。全市已有中国联通(大连)、中国移动(大连)、中国电信(大连)等10个高标准数据中心(IDC)投入运行。正在与大连理工大学探索充分利用学校高性能计算平台,共同建设大连市超级计算中心的模式方案。

  重点应用领域

  政务领域信息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规范和促进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制定了《大连市政府系统数据资源共享目录》,搭建了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在市工商局、人口计生委等十家单位开展了前期试点运行工作。公共领域信息化全面推进,在城建、环保、教育、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层次不断提高。经济领域信息化积极促进“两化融合”,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显成效;金融信息系统应用进一步深化,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城市值机”自助系统,社区电子商城,大连“全民付”便民缴费,智慧养老,智慧健康,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智慧港口等一大批智慧化项目都在积极建设当中并开始取得成效。

  在市里统一指导部署下,各区市县统筹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科技创新城已完成区域能源管理系统可视化平台建设,成为大连市首个实现家庭能源管理的区域,智能化能源管理覆盖了7.5万平方米产业楼、300户住宅以及1100多户新建住宅。普湾新区一期规划20平方公里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已经启动,将实现自来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和通讯管线的地下地上三维立体可视化监测。中山区建设“无线中山,智慧生活”,全区开通无线热点区域近300个,成为无线覆盖最密集的城区,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无线网络环境。

  西岗区全面实施了“智慧西岗12311工程”,“智慧社区”高清有线服务平台等一批便民智慧应用项目开通运行。沙河口区积极开展“智慧管理创新区”建设,充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位置服务、呼叫中心、家庭智能终端机顶盒等多种信息化、智慧化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服务资源整合与管理业务协同,落实“帮万家”和“助万企”的便民利企服务理念。金州新区通过“智慧金州”建设,实施信息技术惠农工程,在国家农业示范区安装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大棚通”设备,农户可随时掌控大棚农作物生长参数,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作业。

  智慧产业发展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达到1350亿元,出口突破40亿美元。软件企业达到2000家,超千人企业达到12家,东软、华信、文思海辉继续位居全国软件出口三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规模与能力连年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大幅增长,美恒时代、理工计控、英特工程仿真等企业研发了大量填补国内空白的工业软件产品,成为服务“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

  同时,依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良好基础,大连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发展上已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在高新区聚集的物联网企业有50多家,云计算企业有20多家。中国电信和华信计算机云计算中心先后落成,亿达名气通云计算中心开工建设,市政府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大连航天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北斗应用产业园,共同推进卫星导航、遥感、通信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市经信委也正积极组织制订《大连市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引擎,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与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达到大数据产业链初步形成,大数据企业技术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政府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增强,重点行业领域大数据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使大连成为全国大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领先城市。

  文/李卫忠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